事件: 王廷相削籍

國度: 中國  

朝政: 明代

國君紀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541年四月7日

終結時間: 1541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號平涯、瀎川,儀封(今河南蘭考東北)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正德初,忤權閹劉瑾,謫毫州(今安徽毫縣)。瑾敗,召為御史。嘉靖二年(1523),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討平芒部首領沙保,遷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嘉靖十二年四月入為左都御史,嘉靖十三年二月加兵部尚書提督團營仍掌院事,培靖十八年加太子太保。嘉靖二十年九月,郭勳案起,帝責王相廷“朋比阿黨”,削籍為民。嘉靖二十三年九月七日逝世。隆慶初,贈太保,謚肅敏。廷相善詩文,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並稱為“前七子”。他博學好論,認為孔丘的正統儒學,自孟軻始即滲入異端,故對孟軻以下諸儒均加以論駁,而對宋以來的儒學批駁尤多。他主張“氣載乎理,理出於氣”,批駁了程朱“理在氣先”說。又以思、見、聞、接習(實踐)並重,批駁王守仁的“緻良知”說。此外,廷相在天文學、音律學、農學諸多方面都有所造詣,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和哲學家。著作有《王氏傢藏集》、《奏議集》、《公移聯稿》、《覆奏語略》、《歸田集》等。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