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捻軍起義
| 事件經過:
捻軍張樂行在安徽蒙城雉河集起義
1851年(清鹹豐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爆發於黃河、淮河流域,由捻黨轉化而來的農民起義軍的反清戰爭。
19世紀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東、江蘇等省部分地區的農民秘密組織“捻黨”,以反抗封建壓迫、尋求生活出路。1851年,河南南陽、南召、唐縣(今唐河)等地捻黨聚衆起義。次年,張樂行、龔得樹等復於皖北雉河集(今渦陽西北)一帶起義,聚衆萬餘人,攻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軍北伐進入黃河、淮河流域,捻黨紛起響應,在豫、魯、蘇、鄂交界地區,形成十餘支相對獨立的隊伍,並逐步由分散、零星的鬥爭趨嚮聯合。1855。年秋,各路捻軍首領聚集雉河集“會盟”,公推張樂行為“大漢盟主”,建立五旗軍製,發佈“救我殘黎,除姦誅暴,以減公憤”的文告,宣佈捻軍行軍作戰19條軍紀,為進行大規模反清鬥爭創造了條件。隨後,捻軍5萬餘人轉戰於皖、豫、蘇地區,殲滅清軍和地主武裝,使隊伍迅速發展至十餘萬人。但由於組織鬆散,武器簡陋,缺乏訓練,因而參戰清軍由少變多,捻軍由進攻轉為防禦後,衹有張樂行等少數幾支主力於正面阻擊清軍,餘多守寨自保,致使雉河集根據地被清軍攻占。1857年春,張樂行率捻軍渡淮南下,與北上的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部會師,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聯合作戰(參見太平天國運動),在淮河兩岸抗擊清軍圍攻,並一度攻入湖北。1858年,捻軍主力回到淮北,一面以圩寨戰抗擊清軍進攻,一面以快速的流動作戰方式出擊豫、魯、蘇,殲滅大量清軍,並與太平軍配合進行了多次重要作戰。1860年鼕,清廷調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全權督辦攻捻戰事。捻軍雖數次擊敗僧軍進剿,但因實行消極防禦方針,致使雉河集大營於1863年再次失陷,張樂行殉難,皖北根據地喪失。突圍而出的張宗禹等部,繼續以流動作戰方式,堅持鬥爭。1864年夏,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失陷(參見天京之戰),捻軍與太平軍餘部在鄂、豫邊界會師,改編組成新捻軍,以復興太平天國為目標,推賴文光為首領,運用新的遊動戰術,並逐漸易步為騎,使捻軍變為一支約十餘萬人的騎兵武裝。1865年5月,於山東菏澤高樓寨取得全殲僧格林沁馬隊7000餘人的重大勝利,陣斃僧格林沁(參見高樓寨之戰)。旋擊敗湘軍和淮軍,粉碎欽差大臣曾國藩“以靜製動”和“聚兵防河”的攻捻方略。次年秋,捻軍在河南許州(今許昌)分為東、西兩部。賴文光率東捻軍留守中原地區,與清軍周旋。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西進陝西,與陝甘回民軍相互配合,取得灞橋伏擊戰(參見灞橋之戰)、進軍陝北等作戰的勝利,後聞東捻軍被圍,轉兵東進救援,經山西、河南、進入直隸,於饒陽(今屬河北)之戰失利後,繼續轉戰於山東、河北地區。但東捻軍轉戰於河南、湖北、山東地區,遭李鴻章淮軍圍追堵截,日趨被動。1868年1月,終敗滅於江蘇揚州地區。8月,西捻軍也於山東茌平徒駭河畔覆沒。
點評:此戰,捻軍起義戰爭,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國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義,給清朝統治以沉重打擊。捻軍在長期抗清作戰中,形成一套獨特的流動戰法,常能剋敵製勝。但捻軍領導者政治目光短淺,未能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軍事上實行流寇主義,忽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後期又將軍力分為兩支,作戰指導盲動,緻被清軍各個擊破,全軍覆沒。
捻軍起義主要首領
張樂行(?~1863)(張洛行)捻軍前期首領。安徽亳州人。出生於地主豪紳家庭,1852年,皖北饑荒嚴重,張樂行與龔得樹等率捻衆萬餘人起義,在蘇魯豫皖交界廣大地區活動,聲勢迅速擴大,各地捻衆紛紛起義響應。1855年秋,各路捻軍首領雲集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成立聯盟,推張樂行為盟主,號稱大漢永王。組成捻軍,建立黃、紅、藍、白、黑五旗軍製,擴大隊伍,積極活動。1857年,張樂行率捻軍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部隊會師,被封為成天義,任徵北主將,後改封沃王。與太平軍並肩戰鬥,使清政府大為恐慌,先後派勝保、袁甲三等人鎮壓捻軍。1863年,僧格林沁圍攻雉河集,捻軍遭受重大損失,張樂行在渦陽義門遇害。
賴文光(1827年—1868年),廣西人,太平天國將領,封遵王。1864年天京失陷後,賴文光把本部太平軍與捻軍合併,成為捻軍首領之一,後來捻軍一分為二,賴文光成為東捻軍首領,1868年兵敗被清軍俘殺。
張宗禹,安徽雉河集人,清末捻軍領袖。初隨叔父、大漢盟主張樂行參加捻軍起義。後轉戰蘇豫陝鄂皖,受太平天國梁王封。1864年與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整編捻軍,以騎兵為主,步兵配合,流動作戰。1865年殲滅清科爾沁王僧格林沁部,並粉碎湘軍曾國藩的封鎖。1866年從河南率西捻軍入陝,聯合回民軍。1867年元月於西安灞橋大敗清軍,12月為援助遵王賴文光所率東捻軍從陝北南下,經山西至直隸,逼天津,南下山東,被清軍包圍。次年8月轉戰至駭河邊,下落不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