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捻軍雉河集會盟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文宗鹹豐五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855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鹹豐五年(1855)秋,各路捻軍會盟於安徽蒙城雉河集,公推張樂行為盟主,從此,捻軍由分散漸趨統一。捻軍起義後,皆各自為戰,彼此既不統屬,又少聯繫。隨着對敵鬥爭的深入發展,各捻首領日益感到聯合起來共同禦敵的必要。早在鹹豐四年,張樂行就曾與蘇天福聯合作戰。鹹豐五年七月,各路捻軍大會於雉河集,共建“大漢”政權。張樂行稱“大漢永王”,下設軍師、司馬、先鋒等職。各捻分編五旗,各以黃、白、紅、黑、藍為本旗旗色。張樂行、龔得樹、蘇天福、侯世維、韓志萬為各旗總旗頭,稱“大趟王”,皆聽盟主調遣。總旗下設大旗,為組成捻軍的基本單位,可獨立作戰,人數少則萬人,多則十數萬不等。大旗下設小旗,也無固定編製。各旗一般皆步、騎混合,初期以步兵為主,到後期則漸以騎兵居多。會盟後,張樂行以盟主身份發佈《告示》及《行軍條例》,揭露清廷腐敗,闡明捻軍宗旨,明確組織紀律。從此,捻軍聲威大震,成為北方抗清主力。當年八月,捻軍自雉河集出擊,在永城境內擊敗清軍。九月進攻歸德府城,十一月在永城附近大敗湖南提督武隆額所部清軍。清廷革武隆額職,改派河南巡撫英桂負責剿捻軍事。鹹豐六年二月,捻軍五路從皖入豫,睏英桂於歸德城中。四月,為清軍丘聯恩及袁甲三所部戰敗。五月,清軍攻占雉河集。捻軍撤出後,在澮河橋擊敗尾追其後的清軍崇安部,六月南下攻占霍丘重鎮三河尖,七月回師奪回雉河集,繼續與清軍進行頑強鬥爭。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