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復開福建浙江銀礦
| 事件經過:
洪武末年,浙江之溫州、處州(今浙江麗水),福建之浦城等處,皆有銀場,每年徵其稅課。其後福建歲額增至三萬餘兩,浙江增至八萬餘兩,地力枯竭而民不堪命。英宗即位,下詔封閉坑治,而仍有流民私開銀礦。於是福建參政宋彰,浙江參政俞士悅,奏請復開銀場,使利歸於上而“礦盜”自絶。章下三司討論,浙江按察使軒輗力持不可,他說:復開銀場僅為一時之利,而數百器用皆出自民間,恐怕有司橫加科擾,其患尤深。不如擇官典守,嚴加禁捕,盜自衰自息。朝廷用軒輗言,不開銀礦。正統九年(1444)秋七月,處州等地流民數千人,在葉宗留、陳鑒鬍的率領下,到福建福安縣采礦謀生。福建參議竺淵率官軍圍捕,被葉宗留所殺。起義軍的隊伍日益壯大起來。閏七月初一日,英宗命戶部右侍郎王質前往福建、浙江重開銀場。遂令福建歲課銀二萬一千一百二十餘兩,浙江歲課銀四萬一千零七十餘兩。蓋雖比宣德年間減半,而已是洪武時的十倍。至於內外官屬供億之費,遠過於公稅。其後民更加貧睏,福建、浙江農民起義之火愈演愈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