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鄭和第六次出使西洋

國度: 中國  

朝政: 明代

國君紀年: 明成祖朱棣永樂十九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421年元月25日

終結時間: 1421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二十五日,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剌撤、卜剌哇、木骨都束、古裏、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喃渤利、蘇門答剌、阿魯、滿剌加、甘巴裏等十六國,遣使來貢名馬、方物,成祖命禮部設宴慰勞。三十日,十六國使臣歸國,賜其鈔幣表裏,又遣太監鄭和率孔和卜花、唐觀保、楊慶、洪保、李愷、楊敏、周滿等人送十六國使臣同行回國,並帶去成祖的敕書及賞賜諸國王的錦綺紗羅綾絹等物。為了趕季風,鄭和一行接到命令後急忙兼程出發,使得十六國使臣中的一部分因趕辦不及,未能與鄭和一道出發。這樣,第二批啓程的使臣便於當年十月十六日趁鼕季季風剛開始之際,命洪保等護送回還,仍由鄭和負責依例賞賜各國。象歷次遠航一樣,鄭和船隊先到占城,派一支船隊送暹羅使臣回國,自己率大(舟宗)寶船南航,經馬六甲海峽,送滿剌加、阿魯、蘇門答剌使臣回國後,派太監李興率一支船隊西航,自己則與楊敏、李愷北航榜葛剌(今孟加拉),然後嚮南繞過印度半島到古裏,直航祖法兒。又由祖法兒南航,訪問剌撤後,南訪非洲的木骨都束、卜剌哇,然後轉舵回駛,於永樂二十年(1422)八月回國。鄭和這次出使,趁護送十六國使臣回國之際,對沿途經過的國傢和地區又進行了友好訪問。比較重要的事件有,在阿丹國采辦珍寶。阿丹國即今天的也門共和國的亞丁。因其當紅海南口,是古代西亞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從古裏西行,順風二十二晝夜可到達。阿丹國氣候宜人,土地肥沃,不但適於多種農副産品的生長,也利於種種珍禽異獸的繁衍,所以其物質資源極為豐富。而且,其手工業和商業也較發達。鄭和使團的一支分宗,在太監周某的率領下,到阿丹國對其國王及大小頭目開讀詔敕,進行賞賜以後,便開展貿易活動。阿丹國王特令國人不受限製地與中國船隊貿易,以示合力支持。中國船隊採購的物品有:重二錢左右的大塊貓眼石,各色雅姑等異寶,大顆珍珠,高二尺的珊瑚樹數株,珊瑚枝五櫃,金珀、薔薇露、麒麟、獅子、花福鹿(即斑馬)、金錢豹、駝雞、白鳩等。此外,鄭和船隊還到達於阿拉伯半島東南海岸的祖法兒,並首次對其國王開讀詔書。隨着兩國友好關係的進一步加強,在祖法兒國國王、頭目的傾力幫助下,鄭和船隊同祖法兒人民進行了十分廣泛的貿易活動,增進了彼此間的瞭解。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