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宗喀巴逝世
| 事件經過:
宗喀巴(1357-1419)是中國元、明之際藏族佛教改革傢,格魯派創始人。本名羅桑紮巴,因生於青海宗喀地區(今青海湟中縣境內)故尊稱宗喀巴,意為宗喀地方的人。他七歲入甲瓊寺為僧,師從噶當派名僧達瑪仁欽,學習藏文、密法及顯宗經論等,奠定了佛學基礎。十六歲赴西藏深造,先後在噶當、薩伽諸大師指導下研習五論、五明,兼通顯密,旁及天文歷算、醫藥、語文,成為博學多才、名震遐邇的佛教大師。鑒於當時佛教戒行廢弛,不少上層宗教人物腐化墮落,遂以噶當派教義為立說之本,結合自己的見解,建立體係。他著書立說,收徒講道,舉辦法會,極力強調僧人要嚴格遵守佛教戒律這。其宗教改革活動得到了西藏地區統治者的支持與贊助。永樂七年(1409),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權的資助下,在拉薩大昭寺創辦主持了全藏性的大祈願法會(即傳召大會,譯言“默朗欽波”),會後在拉薩東修建了甘丹寺。從此,以甘丹寺為根本道場,正式形成了宗喀巴為首的甘丹寺教派,簡稱噶魯派,後讀音變為格魯派,意為善規派。因該派僧衆皆戴黃帽,故又稱黃帽派或黃教。其諸大弟子紛紛在各地建寺弘法,以其逝世日十月二十五日為宗教節日,擴大影響。永樂六年和永樂十二年,成祖曾兩次召請宗喀巴進京,皆因故未能應召。第二次派弟子釋迦也失進京朝見,成祖封釋迦也失為“西天佛子大國師”。後來,格魯派逐漸成為在西藏地方執政的教派,並在蒙藏地區廣泛流傳,成為藏傳佛教中最大的宗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