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立永寧寺碑

國度: 中國  

朝政: 明代

國君紀年: 明成祖朱棣永樂十一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413年九月22日

終結時間: 1413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明朝在奴兒幹都司所在地特林(今屬蘇聯)修建一座供奉觀音的永寧寺。永樂十一年(1413)九月二十二日,太監亦失哈於寺旁立一石碑,名為永寧寺碑,又叫永樂碑。碑文竪刻,三十行,每行六十六字,正書。六、七、十二行頂二格,十一、十五行頂一格。二十行至三十行載有職官姓名,比正文低十九格起書,字體較小。碑正面額題:“永寧寺記”,橫寫大字正書。竪刻正書:“敕修奴兒幹永寧寺碑記。”碑的正面以漢字記載了明朝建置奴兒幹都司、興建永寧寺和亦失哈等巡視該地區經過等情。是研究明史尤其是東北地區歷史極為珍貴的資料。碑的背面鎸刻着女真文和蒙古文,都是正面漢字碑記的摘譯。而碑陰的碑額是用蒙古文字書寫,意為:“奴兒幹永寧寺”。碑的左右兩側,各刻有漢、蒙、藏、女真四體文的佛教“六字真言”,並附釋音。其漢文為:“唵嘛呢叭口彌吽”,意為“佛法是無邊的”。其它三體文字亦為此意。永寧寺碑四體文的鎸刻不僅說明明王朝對黑竜江下遊奴兒幹地區進行了極有效的統治,也說明了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傢,說明漢、蒙、藏、女真等各族人民對豐富祖國的文化、語言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