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燕王誘拘寧王
| 事件經過:
建文元年(1399)李景隆挂帥駐兵河間的諜報傳來,朱棣付之一笑:李九江(景隆小字)未嘗習兵,色厲內荏,如今授之五十萬衆,無異於自坑,衹是紙上談兵的趙括罷了。但是,朱棣所面臨的畢竟是數十萬大軍,深感自己的兵力不足以出師迎戰。於是,他經過縝密籌劃,命令姚廣孝輔佐世子朱高熾居守北平,自己親率主力軍隊遊動於外隨機應變,在牽製對手的同時,設計取得大寧的強大軍馬。大寧地處塞外,為寧王朱權所封地,其屬下的朵顔諸衛,多為驍勇善戰的蒙古騎兵,朱棣早有據為已有之心,卻苦於時機不成熟。朱棣起兵北平之初,朱允炆就恐怕寧、燕合兵,於建文元年(1399)八月詔令削奪寧府三護衛。朱棣認為這正是襲取大寧的絶好機會。他於九月二十八日假裝援師永平(今河北盧竜)之名,率軍取道劉傢口,繞過鬆亭關,直奔大寧。十月六日抵達大寧城下。燕王朱棣以單騎入城,兄弟相見,失聲慟哭。朱棣直言窮蹙求援,寧王朱權應允大寧軍馬附從燕軍“靖難”。燕軍將士依照朱棣的吩咐,一部分潛伏城外,一部分悄悄入城,私下與大寧三衛部長及戍卒攀交往來,相謀起事。十月十三日,朱棣偽稱辭行,寧王朱權設宴餞行於郊外,儀式尚未結束,四周突起伏兵,朵顔三衛騎兵和大寧衛軍一呼畢集,擁寧王朱權同行。尚蒙在鼓裏的大寧守將朱鑒猝不及防,力戰而死,寧府長史石撰不屈被殺。十月十六日,朱棣滿懷勝利的喜悅,在寧王朱權及其妻兒的伴行下,率領燕、寧兵馬回師南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