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朱元璋逝世
| 事件經過:
朱元璋(1328-1398),即明太祖,明朝開國皇帝。幼名重八,又名興宗,字國瑞。直隸濠州鐘離(今安徽省鳳陽東)人。自幼貧寒,無以為食,受雇於人,又出傢為僧。元至十二年(1352)投入紅巾軍郭子興部,以其精明和處事果敢受到郭子興的信任,親自到故鄉募兵,率軍略定遠,下滁州,剋河州。歷任九夫長、總管。郭子興死,帶領其衆,任右副元師。再率軍渡江,攻剋集慶,改為應天府,遂稱吳國公。以應天為據點,四處出擊,收復地盤;招聘儒士劉基、宋濂等,羅緻左右,建職設官。又采納朱升“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鞏固和擴大實力。先後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群雄,沉殺小明王韓林兒。吳元年(1367)秋,朱元璋實施南徵北伐的戰略,進展順利。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在軍事戰爭的節節勝利聲中,即皇帝位,國號明,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同年八月,徐達等率師攻剋元大都,推翻元朝統治。其後降方國珍、陳友定,平定兩廣,略定秦晉,平夏平滇,再出兵東北,完成了全國的統一。與此同時,建立的健全各種政治設施,尤其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采取了種種措施:奬勵開墾,移民墾種,均平賦役,興修水利,輕稅便商,改革工匠制度等。還製定“剝皮束草”的酷刑,嚴懲貪污。後製造鬍惟庸案,趁機罷中書省,罷丞相不設,政歸六部,集權於皇帝,使封建中央集權更加集中和強化。朱元璋以猛治國,為其統治計而製造血案,使許多功勳卓著的文臣武將,慘遭殺害,以致賢佞不分,善惡不辨。尤其是錦衣衛和廷杖的建立和實施,遺害無窮。然而,朱元璋仍不失為封建社會裏有作為的帝王和政治傢。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日痤,在位三十一年,年七十一,同月十六日葬於孝陵,謚高皇帝,廟號太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