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豐島海戰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德宗光緒二十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894年七月

終結時間: 1894年  

地點: 中國

上層事件: 甲午戰爭

事件經過:

  豐島海戰發生於1894年7月25日清晨,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戰役,並因此清朝與日本正式宣戰。
  
  經過
  “濟遠”和“廣乙”兩艘中國軍艦7月23日抵達牙山,掩護運送清軍的運兵船在朝鮮牙山登陸後,25日拂曉離牙山返航,在朝鮮豐島海面,遇上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吉野”、“浪速”及“秋津洲”這三艘以高航速和高射速為特徵的軍艦。(這三艘軍艦在後來黃海海戰中重創北洋艦隊,立下頭功)
  
  7時20分,第一遊擊隊望見“濟遠”和“廣乙”兩艦,即時下戰鬥命令。7時45分,第一遊擊隊旗艦“吉野”首先開炮:這是日本在甲午戰爭不宣而戰的開始。7時52分,中國軍艦隨後還擊,兩軍展開激烈炮戰。日本軍艦在噸位、火炮、時速方面,較中國軍艦占較大優勢。福建船政局自製炮艦“廣乙”企圖逼近日本軍艦發射魚雷,在“秋津洲”“浪速”壓倒性的火力打擊下受重傷,無法發射魚雷,船身傾斜,人員傷亡慘重。於是嚮海岸方向退出戰鬥,在朝鮮十八島附近擱淺,縱火自焚。“濟遠”艦傷亡亦慘重(當時管帶方伯謙與大副瀋壽昌皆在艦橋上指揮,瀋氏被日軍擊中,腦漿迸裂、血染方氏衣裳,二副柯建章腹部亦被日軍炮彈貫穿,足可見當時戰鬥之慘烈)。
  
  8時10分日艦以時速22.5節的“吉野”號、“浪速”號窮追“濟遠”艦不捨,“濟遠”艦藉機西撤,並發尾炮攻擊“吉野”號。8時30分,“濟遠” 艦全速嚮西撤退。日艦猛追,“濟遠”艦懸起白旗。日艦追近,“濟遠”艦又加挂日本海軍旗。“浪速”艦發出信號勒令“濟遠”艦立即停輪。
  
  此時載有第二波増援朝鮮清軍並懸挂英國國旗的英國“高升”號商輪和滿載軍械的“操江”艦先後駛來。高升當時是由英國船長T. R. Galsworthy受清政府特許航行,船上有多名西方顧問和船員。“濟遠”艦拋下“高升”號而走,“吉野”號獨自追擊“濟遠”艦。12時38分,“吉野”漸次逼近“濟遠”。“濟遠”發尾炮三發炮彈命中,“吉野”受傷轉舵撤走。日軍三艦見“高升”號與“操江”艦,立即以“浪速”艦攔截“高升”號,以“秋津洲”艦攔截“操江”艦。9時15分“浪速”發出信號勒令“高升”號“停輪”,逼迫高升將船衹駛往日本,以船上官兵作為“人質”,船上清軍官兵大為憤怒,因為此時中日雙方尚未開戰,怎可無故俘虜船上官兵?況且清軍人數多於日軍,所以希望以死抗之,便要求Galsworthy船長將船駛回大連或旅順。而英國艦長認為運兵船根本無力與對方巡洋艦對抗,為了保全船員性命,衹能投降日軍。正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刻,日軍突生紅旗,要求船上洋員離船。英國船長和其他西方人士隨即跳船。清軍認為洋員係臨陣脫逃,開槍射擊西方人士。而日軍則旋即發炮進攻,清軍亦據船以步槍迎敵。下午1時“高升”號被“浪速”擊沉,此時日軍竟用機槍掃射在海上漂浮的清軍官兵,最後殉難者達七百餘。英國船長Galsworthy和兩位西方船員被日方輓救。德國顧問von Hanneken少校遊到岸邊。下午2時“操江”艦“秋津洲”追上也被俘虜。
  
  “濟遠”艦駛抵威海,在《航海日志》中捏造戰果:“船後臺開四炮,皆中其要處,擊死倭提督並官弁數十人,彼知難以抵禦,故挂我國竜旗而奔”,並篡改海戰時間,掩蓋事實。而後丁汝昌誤報“濟遠”艦擊沉“吉野”號。但縱然如此,論戰鬥實力,莫說濟遠一船敵三艦,就是一船敵一艦,濟遠也無法迎敵(因為濟遠時速纔十五海浬,日方三艦時速皆超過十八海浬,日艦亦皆配有速射炮,為濟遠所無),最後三艦濟遠擊傷其二而脫睏,其實已屬難得。
  
  7月28日夜,日本陸軍進攻牙山清軍,發生激戰,清軍不支,退嚮平。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
  
  事後
  日本不宣而戰,襲擊中國租用外輪,違反國際法。英國駐日使節一度抗議,而“浪速”艦長東鄉平八郎卻一口咬定,“高升”號是被中國軍隊非法占據,日艦實行“臨檢”,清方船員不服從命令而叛變(此解釋被後來由日本所救的英藉船長中得到支持)。而英國政府從自身利益政策,不希望韓國經由清廷之手,最終轉入當時實力強大的俄國手中,所以出現種種指證日本無罪的輿論,此事件草草結束。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