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魚鱗圖册》的編製

國度: 中國  

朝政: 明代

國君紀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九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386年二月7日

終結時間: 1386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魚鱗圖册》的編製,進一步確定了土田的所有權,既保證賦稅的收入,又防止隱瞞姦欺。比起《黃册》登記的土田更為縝密。本來,《黃册》所登記的土田,詳具舊管、新收、開除、實在之數為四柱式。可是,兩浙富民,逃避徭役,往往把田産詭寄親鄰佃僕,稱作“鐵腳詭寄”。久而久之,相習成風,鄉裏欺州縣,州縣欺府,姦弊百出,稱之“通天詭寄”。結果,富者愈富,窮者愈窮。於是,朱元璋派遣國子生武淳等分巡州縣,清丈土地,核實田畝。其具體作法是:派官到州縣,根據稅糧多寡,定為若幹區,每區設糧長四人。然後由糧長集裏甲耆民,躬履田畝,丈量每塊土地的方圓四至,繪成簡圖,編上字號,登記田土姓名和土地優劣、方圓尺寸大小,再編類為册。因繪圖大小交錯,狀如魚鱗,而稱作《魚鱗圖册》。洪武二十年(1387)二月初七日,浙江布政司及直隸蘇州等府縣《魚鱗圖册》編成進呈。因其登記的主要內容是土田,所以諸如原坂、墳衍、沃瘠、沙鹵等分別註明。如果出賣土田,稅糧隨契過戶,裏甲報告州縣,州縣於年末通行造册解府。從而避免了産去稅存和富民鐵腳詭寄的弊端,保證了朝廷的賦稅收入。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