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国子学改名国子监
| 事件经过:
元至正二十五年 (1365),朱元璋置国子学,以旧集庆路儒学为学址。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书、典膳等官。吴元年(1367)定国子学官制,增祭酒、司业、典簿。洪武八年(1375)置中都国子学。洪武十三年改典膳为掌馔。洪武十四年四月改建国学于鸡鸣山下。洪武十五年三月初七日,改名国子监,秩从四品;设祭酒一人 (从四品),司业一人(正六品),监丞、典簿各一人(正从八品),博士三人(从八品),学正、学录各三人(正、从九品),掌馔一人(未入流)。中都国子监相同。洪武二十四年正月更定国子监品秩、员数: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一人(正六品)。其属:绳衍厅,监丞一人 (正八品);博士厅,五经博士五人(从八品),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助教十五人(从八品),学正十人(正九品),学录七人(从九品);典簿厅,典簿一人(从八品);典籍厅,典籍一人(从九品);掌馔厅,掌馔二人(未入流)。中都国子监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博士、学正、学录、掌馔各一人,助教二人,品秩与京同。洪武二十六年月罢中都国子监。永乐元年(1403)在北京置国子监,员额增减无常。国子监祭酒、司业,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令,监丞参领监务,主以管理,博士掌讲授,助教掌辅导,典簿掌文移及金银出纳支受,典籍掌书籍,掌馔掌饮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