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大明日曆》的編纂
| 事件經過:
洪武六年(1373)九月初四日,翰林學士承旨兼吏部尚書詹同等奏;“自陛下起兵渡江以來,徵討平定之跡、禮樂治道之詳,雖有記載,而未成書。應編《日曆》,藏於金匱,傳於後世。”朱元璋批準。命)旨同與侍講學士宋濂為總裁官,侍講學士樂韶鳳為修纂官,禮部員外郎吳伯宗、儒士朱右、趙壎、朱廉、徐一夔、孫作、徐尊生同纂修,鄉貢進士趙昶、國子生陳孟碭等謄寫。於七年五月初一日編成,名《大明日曆》。從朱元璋起兵至洪武六年十二月,凡徵伐次第、禮樂沿革、刑政設施、群臣功過、四夷朝貢等事,莫不具載,合成一百捲,正本藏於金匱,副本藏秘書監。宋濂等又奏:“《日曆》藏於天府,人不得見,請仿唐《貞觀政要》,分輯聖政,宜示天下。”朱元璋同意,遂命分四十類,自敬天至製蠻夷,釐為五捲,四萬五千五百餘言,名為《皇明寶訓》,刊行天下。自此以後,凡有聖政,史官每日記錄,隨類增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