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水馬站、遞運所、急遞鋪的設立

國度: 中國  

朝政: 元代

國君紀年: 元惠宗妥歡貼睦爾至正二十八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368年元月29日

終結時間: 1368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此為遞送使客、飛報軍務、轉運軍需的交通設施。洪武元年 (1368)正月二十九日,朝廷令各處必因地理條件,量宜設置水馬站及遞運所、急遞鋪。衝要處或設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其餘非衝要地區又係經行道路,或設馬二十匹、十五匹、五匹。驢的數量亦依上述比例。馬分上中下三等,根據百姓田糧多寡出備。一般地說,上馬一匹,糧一百石,中馬八十石,下馬六十石。如一戶糧數不及百石,允許衆戶合糧,並為一夫,視使事緩急給上中下馬。每驛,有供帳使者,每天給廩米五升,路過者給三升,設官一人掌管。水驛,如處使客通行正路,或設舡二十衹、十五衹、十衹,如處分行偏路,亦設舡七衹、五衹。舡以繪飾。每舡水夫十人,由稅糧五石以上、十石以下的百姓派充,不足五石、十石者,衆戶合糧,並為一夫。遞運所,分水陸兩類,水遞運所置舡俱以紅色繪飾。六百料舡,設水夫十三人,五百料設十二人,四百料設十一人,三百料設十人,皆選民糧五石以下之傢派充。陸遞運所置大車、小車。載米十石大車,設夫三人,牛三頭,布袋十條;載米三石小車,設夫一人,牛一頭。每夫一人,出牛一頭,由民糧十五石之傢派充,不足十五石,允許衆戶合糧,並為一夫。急遞鋪。每十裏設一鋪,鋪設鋪司一人,鋪兵:要路十人,僻路五人或四人。由附近民有丁力、田糧一石五鬥之上、二石之下之傢派充,且必須是少壯正身。每鋪設十二時日晷,以驗時刻;鋪門置綽楔一座,常明燈一副,籍歷二本;鋪兵各置夾板一副、纓槍一把、棍一條、回歷一本。遞送公文,依照古法:一晝夜通為一百刻,每三刻行一鋪,晝夜行三百裏。凡遇公文至鋪,隨即遞送,無分晝夜,鳴鈴走遞。前鋪聞鈴,鋪司預先出鋪交收,隨即於封皮格眼內填寫時刻、該遞鋪兵姓名,速令鋪兵用袱及夾板裹係,持小回歷一本,急遞至前鋪交收,於回歷上附寫到鋪時刻,毋緻迷失停滯。若公文至,不即遞送,因而失誤時機及折動損壞,按罪如律。由各州縣在司吏中選派鋪長一人,巡視提督。每月,官置文簿一本,發給各鋪,如實填寫所遞公文、時刻、件數,以便稽考。無印信的文字,不許遞送。九月十七日,改各站為驛。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