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明代書法
| 事件經過:
明代的書法藝術,主要崇尚帖學。前期宋剋、宋璲、宋廣的草書、楷書直接承元人,成績顯著。皇傢倡導以二王楷書為範本,由瀋度、瀋粲兄弟為主要代表的書法傢形成與宮廷院體畫相對應的“臺閣體”。
中期,即吳門畫派活躍的成化至嘉靖年間,江浙一帶,尤其是蘇州地區的書法創作日益繁榮,出現了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等一批傑出的書法傢,當時有“天下書法皆歸吾吳”(《藝苑卮言》)之說。號稱吳中三大傢的祝、文、王等文人,在李東陽以及同裏的吳寬、王鏊、李應禎、徐有貞、瀋周等人書風的影響下,上追晉唐古風,突破“臺閣體”束縛,形成了個性鮮明的風格。
明晚期草書之風大盛。在前期陳獻章創製束茅代筆的“茅竜書”引導下,徐渭豪放不羈的狂草繼之,張瑞圖之峻峭,黃道周之偉岸,倪元璐之放逸,王鐸之騰挪……折射出大動蕩時代人們的心態與創造力。在名震一時的“四大傢”董其昌、邢侗、張瑞圖、米萬鐘中,主張“字須熟外生”的董其昌聲譽最著,他追求平淡古樸的書品與畫風,對於明末一直到清代中葉都有着很大影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