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海國圖志》刊行
| 事件經過:
道光二十二年(1842),魏源所著《海國圖志》刊行。初刊五十捲,道光二十七年增補為六十捲,鹹豐二年(1852)又增為一百捲。此書是魏源根據林則徐《四洲志》等譯稿為基礎,搜集了明末以來直到近期西方人所寫有關世界史地的著作、輿圖、科技資料,中國歷代史志及近人研究西方情況的著作,以及他本人在寧波、姚瑩在臺灣審訊英俘的口供等,寫成的一部介紹各國地理、歷史以及部分科技知識,總結鴉片戰爭經驗教訓,探求學習西方富國強兵道路的重要著作。書中熱情歌頌了廣東三元裏人民的抗英業績,譴責投降派“夷兵不可敵”的賣國論及頑固派視堅船利炮為“奇技淫巧”的愚昧無知,主張避敵所長,攻敵所短,不與其於海上交鋒,而在內河嚴密佈防,誘敵深入,再予以堵截殲滅。特別是深入批判了統治者長期以來奉行的閉關自守政策,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師夷之長技以製夷”的策略,建議在廣東建設造船廠、火器局各一個,聘請西方技師傳授技術,選送中國工匠學習製造,以及建立新式海軍等等。另外,魏源在書中還提醒人們警惕“鄂羅斯兼併西北”。所有這些看法、建議等充分顯示了魏源所具有的遠見卓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