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浙江清軍抗英失敗
| 事件經過:
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浙江清軍抗英以失敗告終。浙江定海、鎮海、寧波接連失陷後,道光帝决定出師反擊。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初四,任命皇侄奕經為揚威將軍,侍郎文蔚、副都統特依順為參贊大臣,調集江西、湖北、安徽、四川、河南、陝西、甘肅等省軍隊前往浙江。同時命沿海各省添兵築堡,團練自衛,又命廈門、廣州乘機出兵,使英軍首尾不能相顧。奕經愚蠢無知,從北京至浙江,一路流連酒色,勒索賄賂。尚未交戰,先命帳下秀纔們比賽,看誰的奏捷文告寫得生動出色。又迷信神佛,十二月十八日忽得一夢,見“洋人紛紛上船,竄出大洋”。手下也投其所好,隨聲附和,乃堅信為“天降吉兆”,决定擇日進兵。二月抵達紹興,宿遷舉人臧紆青建議:選募壯勇三萬,事先分伏三城,水陸並攻,見夷即殺,遇船即燒,然後以大軍接應,伏舟港口,內外交攻,必可盡殲英軍。奕經卻認為浙江兵勇皆不可用,仍堅持以大兵進剿為主。為選開戰吉日,特至廟中求簽,得一虎形簽,乃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凌晨三至五時)發起總攻。是日,奕經調大兵一萬餘人,分三路發起總攻,企圖一舉收復寧波、定遠、鎮遠。卻不料,他所選定的“吉日、吉時”,正值江南陰雨天氣和黎明前黑暗之時。連日陰雨,道路泥濘,運輸睏難,軍中斷糧多日,加以天黑路滑,士兵饑寒交迫,苦不堪言。又以三城內皆有內應,嚴令不得攜帶火器,衹能以刀矛等與手持行進滑膛槍,且以逸待勞的英軍作戰。結果,進攻寧波的清軍遭到早有準備的英軍猛烈夾擊,死傷過半,倉皇后撤;另外兩路則因指揮錯亂,未到指定戰場即先行潰敗。英軍乘機反撲,迅速攻陷慈溪,清軍全綫崩潰,奕經等逃往杭州。五月,英軍攻占乍浦。道光帝衹得再次妥協,派大臣耆英署杭州將軍,加欽差大臣頭銜,會同已革兩江總督伊裏布嚮英軍乞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