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勸世良言》刊行
| 事件經過:
道光十二年(1832),基督教(新教)最早的中文布道書――《勸世良言》問世。著者梁發,廣東高明人,本為雕版印刷工人,粗通文墨,二十二歲起為蘇格蘭長老會員馬禮遜信徒,道光三年被封為宣教師,成為第一個華人牧師。所著《勸世良言》一書,經馬禮遜修改、校訂後在馬六甲印刷出版。全書約九萬字,分為九捲:捲一稱《真傳救世文》、捲二《崇真闢邪論》、捲三《真經聖理》、捲四《聖經雜解》、捲五《聖經雜譯》、捲六《熟學真理論》、捲七《安危禍福篇》、捲八《真經格言》、捲九《古經楫要》。內容多半摘《聖經》章節而成,並結合中國風俗人情,闡發基督教教義。梁發在書中宣揚上帝是“獨一真神”,衹有信仰上帝,死後靈魂才能進入天國。又勸世人“安於天命”,“勿貪世上之福,剋己安貧,以求死後永享天堂之真福”。稱頌西方傳教士為“善人君子”,否定儒、釋、道三教,但承認“儒教所論仁、義、禮、智之性,至精至善之極,與救世真經聖理,略相符合”。《勸世良言》為西方殖民文化與中國封建文化早期結合的産物,對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起過重大影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