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白朗起义
| 事件经过:
白朗起义。是年,河南宝丰人白朗在故里组织农民起义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至1914年(民国三年)8月,白朗在河南宝丰领导河南农民起义。
清朝末年,河南连年荒旱,民不聊生。1911年宝丰、鲁山地区遭大雹灾,农业歉收,农民更加无法生存,出现了“千百成群,揭竿起事”的局势。宝丰大刘村人白朗于是年10月,组织二三十人的武装组织,公开举义,在宝丰、鲁山、叶县、禹州、舞阳等地农村往来游击,袭击地方官府和地主武装,打富济贫,深受群众拥护,一年间队伍发展到二三千人。1913年5月底6月初,起义军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鼓动和影响下,分兵两路向外发展。一路由高鑫、宋一眼率数百人,在叶县、襄城、许昌一带活动;白朗率主力2000余人南下唐县(今唐河)、泌阳一带,5月31日攻克唐县,旋即返回鲁山,6月“日奇袭攻取禹州城。之后又率军向西南方向发展,在豫西南和鄂北边境20多个州县辗转作战,采取灵活机动,避实击虚的战法,袭卢氏、破淅川、据枣阳、取宝丰,半年之内,攻破10多个城镇,队伍发展到近万人,并打出“中华民国抚(扶)汉讨袁军”旗号,给北洋政府和豫鄂地方军以沉重打击。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积极复辟帝制,加紧对起义军进行镇压。11月,北洋政府调集军队3万多人,企图把白朗起义军围歼于豫西南地区。为打破“围剿”,白朗率主力于是年底跳出包围圈,挺进京汉铁路以东,先后攻克豫东南的光山、光州(今潢川)、商城和皖西六安,打破了北洋政府的第一次“围剿”。起义军进据皖西后,北洋政府又调集军队2万多人进行“围剿”,企图把起义军围歼于霍丘、霍山、叶家集之间。白朗起义军声东击西,先克霍山,南攻英山,转北向西,突破重围,从信阳南部进取湖北老河口,又一次打破了北洋政府的“围剿”。起义军发展至2万多人,达到了最兴盛的时期。面对起义军的节节胜利,袁世凯决定对起义军发动更大规模的“围剿”,遂命北洋政府陆军总长段祺瑞兼河南都督,赴信阳“督剿”。当段祺瑞调兵部署,计划进行八路“兜剿”之际,起义军做出了西征陕甘、伺机入川的决策。其时,起义军改称“公民讨贼军”,提出“驱走袁世凯”,“设立完美政府”的奋斗目标。 1914年3月17日,起义军由荆紫关分路西进陕西。袁世凯先后调动北洋军和豫、鄂、陕、甘、川等省20万大军围追堵截。起义军29日攻占镇安,欲南下入川受阻,遂北出秦岭,渡渭水,连破渭北7州县,4月底由陕甘边境固关进入甘肃。5月4日破秦州(今天水)后,取道徽县入川,被川军所阻。转西破阶州(今武都),拟从碧口入川,又受阻。折向西北破岷州(今岷县)、洮州(今临潭东),引起当地藏民和回民的反抗,在北洋政府军围追下陷入危困境地。白朗在众意难违的情况下,决定东返河南,经连续苦战,突破岷洮、宝鸡、荆紫关三道防线,于6月底到达豫西地区。返豫后,队伍难以控制,由大小杆头带领各自返乡,被袁军各个击破。8月3日,白朗率余部在三里寨战斗中阵亡,起义最后失败。
白朗起义历时3年,转战5省,攻破40个州县,沉重打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配合和鼓舞了南方革命党人的反袁斗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