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沙俄策動的外蒙古獨立
| 事件經過:
沙俄策動外蒙古王公貴族宣佈“獨立”。11月7日,北京政府聲明不予承認
辛亥革命前夕,清朝政府的統治發生危機,俄國乘機加緊策動外蒙古獨立,俄國本來是要直接吞併,但受一戰前巴爾幹局勢的牽製,時機未到。外蒙古一些親俄的封建王公和活佛也提出了聯俄獨立的問題,遭到不少愛國王公的反對。辛亥革命爆發後,沙俄直接派軍隊進入庫倫,以武力壓製愛國王公的反對。1911年底,在俄國的武力支持下,外蒙古宣佈“獨立”,成立“大蒙古國”,立活佛(活佛在蒙古語中又稱博剋多格根)哲布尊丹巴為“大皇帝”,年號“共戴”,驅除清朝駐庫倫辦事大臣。第二年即1912年11月3日,俄國與外蒙古當局簽訂《俄蒙協約》(即《庫倫條約》)及附屬《專條》,規定俄國扶植外蒙古“自治”,同時沙俄在外蒙古享有廣泛的權利。這樣外蒙古實際上就在俄國的控製之下了。
《俄蒙協約》的簽訂激起了中國各界的極大憤慨,孫中山通電袁世凱,認為“此事關係民國存亡”,必須堅决否認。11月7日北京外交總長梁如浩照會沙俄政府,聲明:“無論貴國與蒙古訂何種條款,中國政府概不承認”。11月25日新任外交總長陸徵祥也發表聲明,宣佈“蒙古國領土主權完全屬於中華民國”。從1912年11月底起,中俄代表在北京舉行談判,其間因發生“二次革命”而中斷,歷經一年,於1913年簽訂《中俄聲明文件》“承認外蒙古為中國領土之一部分,中國政府為自治蒙古的宗主”,外蒙古與外國無簽約之權。根據這個條約,中國除得到一個空洞的宗主權外,幾乎喪失了對外蒙古的全部權利,事實上承認了沙俄對外蒙古的控製。本來北洋政府是要簽訂一個正式文件的,但由於袁世凱害怕國會的反對,轉而繞過國會以聲明的形式發表。
根據《中俄聲明》,從1914年9月起,中俄蒙三方在恰剋圖開會,解决外蒙古的各項未决問題,三方代表都提出了各處的方案,由於意見不一,爭執不下,至1915年6月,由於中方的連連讓步,纔於7日由三方代表簽署了《中俄蒙協約》:承認中國對外蒙古的“宗主權”; 哲爾尊丹巴取消“大皇帝”稱號及年號“共戴”,其汗號由中華民國大總統册封;中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的“自治”和沙俄在外蒙古的各種特權。《協約》簽訂的當天,袁世凱就宣佈册封哲布尊丹巴為呼圖剋圖汗,所有外蒙古王公喇嘛的爵職名號照舊不變,赦免全部參加外蒙古“獨立”之人,兩天後,庫倫活佛致電北京政府,宣佈取消“獨立”。7月19日北京政府頒布《庫倫大員公署章程》和《烏、科、恰佐理專員公署章程》,在庫倫設辦事大員公署,並在烏裏雅蘇臺、科布多、恰剋圖設佐理專員公署,中國在名義上恢復了對外蒙古的宗主權,但沒有駐軍和嚮外蒙古移民的權力。至此外蒙古實際上成為沙俄的殖民地。在談判前沙俄突然派軍隊進入外蒙古西北地區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強行霸占了這一塊地方,並宣告大俄羅斯帝國“將唐努烏梁海地區置於她的保護之下”,沙俄的這一侵略行徑,不僅當時的北京政府沒有承認,以後的南京國民政府也沒有承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