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寧陝新兵嘩變
| 事件經過:
嘉慶十一年(1806)六月,陝西寧陝鎮駐兵因清政府減發餉銀而嘩變。原來,川楚陝白蓮教起義平息後,原各隨營鄉勇、挑補各地所增設兵額,名為新兵。陝西增新兵六千餘人,駐守秦嶺腹寧地寧陝地區。這裏地險糧貴,按規定在每月餉銀外加發米????銀五錢。當時布政使朱勳以未奉部文為口實,停發銀錢,致使新兵嘩變。陝西提督楊遇春正奉命進京,寧陝總兵楊芳調署提督,副將楊之震未加請求,擅自决定鞭笞嘩變者。於是,嘩變新兵在陳達順、陳先倫等人率領下,殺副將,劫庫獄,相繼攻陷陝西洋縣、城固、寧羌等地,有衆萬人。七月十六日,嘉慶帝聞報後,命德楞泰、楊遇春、楊芳等率軍往剿。變兵攻雲阝縣,楊芳赴援,被變兵打得大敗而逃,楊芳本人臂部受重任。接着,楊遇春督率大軍與變兵大戰於方柴關,清軍又被打得大敗。寧陝變兵都是二楊的舊部,在武力不能奏效的情況下,楊芳和楊遇春决定采取招降辦法。他們先溝通了變兵中的蒲大芳,隨後楊芳單騎進入新兵營。蒲大芳誘殺了陳達順、陳先倫等人後,交械投降。十月,德楞泰以“現存二百二十四名,準備遴選將弁,分投管帶,暫歸原營,約束操防”上奏嘉慶帝。嘉慶帝原要把嘩變新兵斬盡殺絶,聞報後十分惱怒,命罷德楞泰領侍衛內大臣職,將陝甘總督倭什布發烏魯木齊效力,楊遇春降為總兵,楊芳遣戍伊犁,蒲大芳等二百人到新疆塔爾巴哈臺戍守。不久,楊遇春、楊芬分別復官、釋回,而蒲大芳等則全部斬首梟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