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清政府在西藏開爐鑄錢
| 事件經過:
西藏原來不鑄錢幣,行用廓爾喀錢。乾隆五十六年(1791)九月二十八日,乾隆帝諭示:我國傢中外一統,同軌同文,官鑄製錢,通行無滯,區區藏地,何必轉用外番幣貨。況廓爾喀將所鑄之錢,易回銀兩,又復攙銅鑄錢,嚮藏內交易,源源換給,是衛藏銀兩,轉被廓爾喀逐漸易換,尤屬不成事體。其在內地鑄錢運往,程站遙遠,口外又多夾壩,運送維艱,不如在西藏地方,照內地例,安設爐座,撥派官匠,彭鑄錢幣,駐藏大臣督同員役監製經理,也可不虞缺乏。於是,清政府開始在西藏鼓鑄官錢行用,舊存廓爾喀錢文,一律銷作銀兩。乾隆五十七年(1793)十二月初六日,清政府進一步明確了西藏鑄銀幣錢模,正面用漢字鑄“乾隆寶藏”四字,背面用藏文亦鑄“乾隆寶藏”四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