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明季奏疏》編錄
| 事件經過:
乾隆四十四年(1779)二月二十五日,清廷編錄《明季奏疏》。此時,乾隆帝在閱讀四庫全書館節次匯進各省送到違礙書籍中,發現明末閣臣徐必達《南州草》,所載姦商姦璫,結賄欺君諸疏,俱持論不撓,極為伉直;蕭近高《疏草》內,載有劾大孬潘相等以礦稅擾民;宋一韓《掖垣封事》,也有劾東廠及稅監李鳳、梁永等蠢國病民諸疏,均屬詳明剴切。還有候震暘《天垣疏略》,以客氏再入禁中,抗章極論,並及於瀋氵寉交通內臣,也能侃侃不阿。於是,乾隆帝認為,雖然明朝自神宗以後,朝多秕政,但是諸臣目擊國勢阽危,往往苦口極言,無所隱諱。儘管其君置若罔聞,不能稍收補救之效,而遺篇見在,凡一時廢弛瞀亂之跡,痛切敷陳,足資考鏡,决定編輯《明季奏疏》一書,以使天下萬世,知道明朝所以滅亡的原因,同時也可垂示將來,永為殷鑒。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