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國史館編列《貳臣傳》
| 事件經過:
乾隆四十一年(1777)十二月,清廷國史館决定編輯《貳臣傳》。初三日,乾隆帝就此頒發的諭示中稱:崇奬忠貞,即所以風勵臣節。我朝開創之初,明末諸臣望風歸附。如洪承疇以經略喪師,俘擒投順;祖大壽以鎮將罹禍,帶城來投。及定鼎時,馮銓、王鐸、宋權、謝升、金之俊、黨崇雅等人,在明俱曾躋顯秩,入本朝仍忝為閣臣。至於天戈所指,解甲乞降,如左夢庚、田雄等,不可勝數。為開創大一統規模,這些人不得不加以錄用,以靖人心而明順逆。不過事後平情而論,作為一個人,以勝國臣僚,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卻畏死幸生,靦顔降附,也稱不上是完人,既使稍有片長足錄,其瑕疵也不能掩。此等大節有虧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勳績,諒於生前;也不能因其尚有後人,原於既死。為準情酌理,自應於國史內,另立《貳臣傳》一門,將諸臣仕明及仕本朝各事變,據實直書,使不能纖微隱飾。遵照乾隆帝諭示,國史館總裁便查考姓名事實,逐一類推,編成列傳,陸續進呈乾隆帝。《貳臣傳》一書共十二捲,列一百二十五人,都是降清的明朝官吏,如劉良佐、洪承疇、錢謙益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