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金川息平
| 事件經過:
乾隆四十一年(1776)二月初四日,清政府最終平定金川。先是莎羅奔等失陷勒烏圍,逃往噶拉依。噶拉依是大金川官寨,為索諾木駐地。清將阿桂等根據變化情況,遂兵分兩路:北路自勒烏圍,奪大金川上遊,南下扣攻;西路據河西輔攻。乾隆四十年十二月,阿桂等率領清兵剋寨奪卡,進據噶占山梁,直搗噶拉依;明亮等則率領清兵剋險據寨,進抵獨鬆隘口,剋期合攻噶拉依。從二十二日起,阿桂、明亮等會攻噶拉依。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初,索諾木母及其姑、姐妹出降,但索諾木、莎羅奔等皆在官寨中拼死抵抗。於是,阿桂等督師築長圍,斷水道,陷卡奪碉,層層逼近。又施炮擊,兼用火攻,歷四十餘日。二月初四日,索諾木水斷糧盡,計窮力竭,遂率兄弟及大小頭目二千餘人,跪捧印信投降,金川叛亂至此平定。以平定金川之功,阿桂晉升一等誠謀英勇公,並居紫光閣圖畫功臣像之首;豐升額則公升為一等子;封明亮為一等襄勇伯;海蘭察為一等超勇候。四月,索諾木被磔於京師。清政府平定金川歷時五年,費帑七千萬。金川平後,噶拉依設總兵,勒烏圍設副將。以後又將金川改土歸流,以大金川地為阿爾古廳,小金川地為美諾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