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兆惠等撫定喀什噶爾等城事宜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高宗乾隆二十四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759年七月22日

終結時間: 1759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乾隆二十四年(1759)七月二十二日,定邊將軍兆惠抵達喀什噶爾城後,即安撫回衆,並將設官、定職、貢賦、鑄錢及駐兵分防等事宜列款具奏。一、喀什噶爾地居西北,距嘉峪關六千餘裏,城周十餘裏,城中回人二千五百餘戶。東界烏什、阿剋蘇,西界安集延、布魯特,南界葉爾羌、北界布魯特,總計大小十城七村莊,一萬六千餘戶,數十萬口。二、各城村辦事官員,以阿奇木總理一城,伊沙罕協助辦事,下設管理租賦、刑名,水利、匠役、捕盜、經教、屯田、館驛、園林等職。三、歲貢賦數,比噶爾丹策零時酌量減免。原來每年納糧六萬七千騰格(一騰格折製錢五十文),納糧四萬零八百九十八帕特瑪(一帕特瑪準官石四石五鬥),減至每年納錢六千騰格、納糧四千帕特瑪。四、共交官兵進剿糧餉折錢一萬三千騰格,俱折收糧石。五、回部原行錢文,每文重二錢、一面鑄準噶爾臺吉名,一面鑄回文;應行改鑄,每文重一錢二分,一面鑄“乾隆通寶”漢文,一面鑄葉爾羌滿文及回文。八月,兆惠等又將輸葉爾羌善後事宜奏聞。葉爾羌所屬二十七城村,計三萬餘戶、十萬餘口。在噶爾丹策零時,每年納錢十萬騰格,請減為每年納錢一萬二千騰格。其它各項,如喀什噶爾辦理。十二月,舒赫德又酌定和闐六城貢賦,議定𠔌石,按十分取一減收,其采玉、采金等項,也酌量減徵。此後,乾隆帝又命回部諸伯剋三年輪班入覲;自伊犁至葉爾羌,屯田駐兵,分屯勸墾,以資軍用。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