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畫傢李方膺去世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755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乾隆二十年(1755),畫傢李方膺去世,終年六十一歲。李方膺,字虯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抑園等,江蘇南通人。他父親李玉鋐官至福建按察使,很受雍正帝賞識。雍正七年(1729),李玉鋐入覲時,雍正帝賜其第四子李方膺知縣職。李方膺至山東樂安、蘭山任知縣,後因反對總督王士俊強令墾地而入獄。乾隆帝即位後,治王士俊罪,李方膺纔被釋復官,調任合肥,代理滁州知府。不久他因不肯逢迎而被罷官。其後寄居南京,賣畫為生。李方膺善畫鬆、竹、梅、蘭及小品,主張直接嚮生活學習,創造出自己的藝術風格,曾自題梅花詩云:“鐵幹銅皮碧玉枝,庭前老樹是吾師,畫傢門戶終須立,不學元章與補之。”用筆倔強放縱,不拘成法,老幹新枝,蒼勁有緻,人稱“蟠塞妖矯於古法未有”。他畫的《風竹圖》,以禿筆畫竹葉,橫塗縱抹,表現出竹子在風雨中飄搖的神態,情景交融,別有意境。他畫的《遊魚圖》,用簡潔洗練的筆法,畫出春水方漲時,一群活潑可愛的魚兒的稻田裏暢遊的情景,表現了熱愛生活,贊美自由的天然情趣。李方膺的作品,詩情畫意和諧一致,內容與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