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張廣泗經理大金川軍務
| 事件經過:
乾隆十二年(1747)三月,乾隆帝以雲貴總督張廣泗徵苗有功,熟悉軍旅,臨陣勇敢,特命為川陝總督,辦理徵剿大金川軍務。四月,張廣泗起程赴川,六月,進駐小金川美諾,用良爾吉為嚮導,銳意滅敵。此時,各省調兵已至三萬,乃分兩路從河東、河西進攻。河東又分四路,以兩路攻勒烏圍,兩路攻颳耳崖(又稱噶爾崖、噶拉依)。勒烏圍和颳耳崖均為大金川根據地,又都西臨河(大金川)、東阻大山,形勢險峻。八月,西路軍進至距颳耳崖僅二十餘裏處。莎羅奔多次遣人乞降,張廣泗堅决拒絶。不料,愈接近敵中心地,形勢愈險,加之土人善於以石築碉,險要處皆設碉樓,大小林立,易守難攻,防範周密,槍炮俱不能破。致使四個月內,官軍幾無進展。在這種情況下,張廣泗繼續分路進兵,集中主力攻碉,令兵士砍柴負薪,焚燒敵碉,或挖地道至碉下用火藥轟炸,或斷水圍困,種種辦法皆不奏效。張廣泗又以昔嶺山梁,可以俯瞰勒烏圍,直下颳耳崖,預定九月由昔嶺進攻,又因土止降而復叛,計劃落空,九月,大雪降臨,乾隆帝暫令休戰過鼕,待來春進兵。在此期間,莎羅奔卻不斷襲擊各路駐守官兵,或攻營卡,或斷糧道,使清軍應接不暇。張廣泗禦下過嚴,罰多賞少,又偏襢黔軍,引起多數將士不滿。各路清軍,遇事不能互相應援,以致張興等統兵轉移,被番兵誘至山溝後,分割圍殲。張廣泗屢次要求增兵加餉,至十二年底,軍營兵士已達五萬,日需米面五石石,糜餉勞師,久而無功,屢次許諾,盡皆落空。為了輓回戰局,乾隆十三年(1748)初,張廣泗又調集官兵,準備於五月分十路進攻。乾隆帝派兵部尚書班第為欽差大臣,前往軍營協辦糧餉,同時察看軍情。二月三十日,班第密奏軍營將弁怯懦,軍心渙散,建議起用嶽鐘琪。三月,嶽鐘琪以提督衙銜,赴軍營效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