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苏州机匠叫歇
| 事件经过:
清代,苏州的纺织业比较发达。到雍正时期,这里碾布作坊的踹匠、丝织作坊的机匠等各类工匠达两万余人。这些工匠工价低廉,不仅受到作坊包头的盘剥和压迫,还要受到清政府的严密控制。因此,工匠们的反抗一直没有中断过,他们为了增加工银,改善待遇,不断进行“叫歇”(停工)斗争。雍正元年(1723)、七年(1729),连续出现了踹匠的“叫歇”、“增价”事件。雍正十二年(1734),在苏州府长洲县爆发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机匠的“齐行叫歇”斗争。机匠们联合起来,统一行动,他们以“叫歇”形式与作坊主(机户)进行斗争,要求增加工银,反对无故解雇工匠。“叫歇”斗争很快从长洲县发展到元和县。机户不能平息事态,只好求助于地方官府。官府出面干涉,胁迫机匠复工,并竖了“永禁机匠叫歇碑”。但是机匠们的斗争,仍然取得了胜利,终于迫使机户同意纱机和锻机工匠在工银之外,每人每年另加“酒资”一钱,“工价按件而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