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簽訂《布連斯奇條約》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世宗雍正五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727年元月15日

終結時間: 1727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雍正五年(1727),中俄兩國簽訂《布連斯奇條約》。先是《尼布楚條約》簽訂後,沙俄繼續推行侵略政策,進一步對喀爾喀蒙古地區進行侵蝕,並且企圖通過《尼布楚條約》規定的兩國通商條款對中國進行掠奪。清政府為製止沙俄的侵略行徑,多次行文俄國,要求雙方通過談判劃定疆界,而俄國一拖再拖。康熙末年,清政府同策妄阿拉布坦進行戰爭,俄國政府妄圖誘迫策妄阿拉布坦臣服於它,激起清政府的憤怒,遂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令在華的俄國商隊離境。雍正元年(1723),清政府因索還逃至俄國的準噶爾叛亂分子未果,再次拒絶次年應入境的俄國商隊來華。俄國政府鑒於清政府的堅决態度,遂於雍正二年(1724)初表示遣返中國逃人。雍正帝派使前往邊境洽談,再次提出訂立新的邊界及逃人問題的條約。雍正三年(1725),俄國新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决定派薩瓦·務拉的斯拉維赤伯爵為出使中國大使,祝賀雍正帝登基和宣佈她本人的繼位,同時談判兩國貿易及劃界問題。雍正帝得到俄國遣使通知後,於雍正四年(1726)正月命隆科多往喀爾喀蒙古邊境查看疆界,等候與俄使會談,同時指令喀爾喀郡王額駙策凌和散秩大臣四格為談判成員。八月,薩瓦到達布爾河會見隆科多。隆科多同意薩瓦提出進京的要求,但要商隊、教士留在該地。薩瓦抵京後,即在京與吏部尚書察畢那,理藩院尚書特古忒、侍郎圖理琛等人談判。薩瓦采取卑鄙手段,收買大學士馬齊,從中掌握了清政府的態度和意見,使清政府談判代表處於不利地位,雙方進行了三十多次談判,於雍正五年(1727)三月就原則總量達成初步協議。六月,薩瓦回到布爾河,雙方繼續談判。隆科多態度堅决,要求俄國歸還侵占的喀爾喀土地。薩瓦蠻橫地以發動戰爭威脅清政府放棄領土要求。恰在此時,雍正帝為懲治隆科多,將其調回京,由策凌任首席代表,談判繼續到七月十五日,迅速按俄方劃界方案達成協議,以定約地點命為《布連斯奇條約》。該約規定:中俄中段邊界自額爾古納河至沙畢納依嶺(沙賓達巴哈,位於唐努烏梁海地區的西北端)之間,迤北歸俄國,迤南歸中國。這個條約,把恰剋圖以北的大片領土讓給了俄國。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