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京畿營田
| 事件經過:
雍正三年(1725)夏,直隸大水成災。清政府在賑濟霸州、保定等七十二州縣廳水災饑民的同時,决定經營畿輔水利,興辦水利田,並派怡親王允祥、大學士朱軾率員考察。同年(1726)十二月二十三日,允祥等將考察結果上報,並繪圖進呈,同時陳述直隸水利營田事,建議設營田,揀幹練河員督率。雍正帝大為贊賞,遂命允祥總理其事。隨後,設立了營田水利府,下轄四個營田局,負責興辦直隸水利營田事。雍正四年(1726),朱軾又提出加速營田工程的建議;鼓勵民人開墾,照畝積多寡,給予九品以上、五品以下頂戴;凡到水利府工程處效力的民人,可視其承包工程量之大小,錄用為不民職務的官員;降革官員赴工程效力者,竣工之後可以開復;流徙以上罪犯效力者,準予減等。雍正帝批準了他的建議,於是自雍正五年(1727)起,京畿營田便大力開展起來。營田工程有兩項,一為修治河道,疏瀎建閘,一是營造水田。雍正帝還調來江南、浙江老農教授水田耕作技術。營田很快收到效果,當年,官私墾田八千多頃,每畝可收稻穀五至七石。對於京畿營田,雍正帝一直堅持,收效明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