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趙申喬居官清廉
| 事件經過:
康熙五十九年(1720)十月二十二日,趙申喬病逝於任上,享年七十七歲。趙申喬,字慎旃,號鬆伍,江南武進(今江蘇武進縣)人,自幼傢貧。他是康熙朝初年進士,曾任縣令、刑部主事、浙江布政使、浙江巡撫、偏沅巡撫、都察院左都御史、戶部尚書等職。趙申喬居官清廉。他任浙江布政使時,僅帶隨從傢人十三名赴任。到任三天,即宣佈革除“南糧布袋”之弊。一年之內,民間即免除稅銀四千餘兩。他辦事嚴謹,不用幕僚,凡事都親自處理。他對僚屬說:欲令州縣無虧帑,應當首先革除藩司陋規。於是,他把時節饋送、錢糧加平、兵餉挂發、奏銷部費等多種名目的積弊一一禁絶。對於火耗,他分文不取。在任期間,積纍貼解銀二千餘兩。康熙帝聞知趙申喬居官操守,稱贊他“居官甚清”,“能踐其言”。趙申喬在任職湖南時,湖南因私徵加耗非常嚴重,民情不安,康熙帝嚴旨申飭。趙申喬奉旨後,建禦碑亭,檄告屬吏,勒石大道旁。他強調:督撫在地方官中非常重要,巡撫如有不良念頭,非法事情,就應當聲討其罪,使他一天也不能站在百姓之上。他自己粗衣糲食,早作晚休,不敢圖巡撫之體面,力圖作出表率樣子。他還在院署中自題一聯:但願居安若堵,何妨署冷如冰。對於藩臬兩司,趙申喬明確提出:漫無稽查是失察,知而故縱是徇庇。他還針對當時的重大弊政,製定了一係列具體措施,湖南局勢日趨穩定。當他離開湖南時,從長沙至嶽州數百裏以內,送行者絡繹不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