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蒲松龄逝世

国度: 中国  

朝代: 清代

国君纪年: 清圣祖康熙五十四年

事件类型: 热门

日期: 1715年  

地点: 中国

事件经过:

  康熙五十四岁(1715),《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逝世,终年七十六岁。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可是祖上都未取得功名。他父亲被迫弃儒经商,到他时就更加贫困。蒲松龄从小热中功名,十九岁时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振一时,以后却屡试不第。三十一岁时,他迫于家贫,应聘为宝应县知县孙蕙幕宾,整天和应酬文字打交道,心情不快,一年以后便辞幕回家。此后主要是在缙绅先生家设帐教学,直到七十岁才撤帐回家。这四十年间,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始终是个穷秀才,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蒲松龄一生著作丰富,除诗、文、词、赋、戏曲、俚曲和一些杂著外,主要的代表作是《聊斋志异》。这部书在他四十岁时已基本写完,此后不断有所修改和补充,凝结了他一生的心血。《聊斋志异》中部分作品是蒲松龄的亲身见闻,也有的是承袭了过去的题材而加以创造发展,大多数则是记述当时民间和下层文人中间的故事传说。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另一些作品,则是揭露了封建社会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种种阻碍,表现了他们的反抗斗争。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也是《聊斋志异》的一个重要主题。作者饱含感情地揭露了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罪恶。《聊斋志异》中还有一些作品,揭露了现实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热情地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
   中国 关键词: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