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王士禛居官之餘致力著述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聖祖康熙五十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711年五月11日

終結時間: 1711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康熙五十年(1711)五月十一日,著名學者王士禛病逝,終年七十八歲。王士禛,字貽讓,號阮亭,又自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人。他出身於大官僚世傢,自幼受封建正統教育,有條件博覽群書。他二十五歲時中進士,授揚州府推官,居官勤敏,不畏強禦,能據案立决疑讞重獄。後遷國子監助教、祭酒等職,還曾充任江南鄉試同考官。後來,他又相繼升任禮部主事、禮部儀製司員外郎、戶部郎中、翰林院侍講、侍讀,國子監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充經筵講官,兵部督捕右侍郎,戶部右侍郎,刑部尚書。王士禛居官之餘,潛心致力於著述,專攻詩和古文辭,被尊為詩壇圭臬,一代文宗。他一生著述極多,刊行於世的約有三十六種,二百多捲,尤以詩歌最多。他自成進士後,作詩有一千三百餘首,到六十七歲時,詩作總計有九十二捲,四千餘首,合訂名為《帶經堂集》,合訂前分別為《漁洋集》、《蜀道集》、《漁洋續集》、《南海集》、《蠶尾集》、《雍益集》。之後又有《蠶尾續集》、《蠶尾後集》等。他作詩講求神韻,力追漢魏唐人風格,要求寫詩要天然有真趣,不可造作。在詩論方面,他也能獨樹一幟,有許多高深見解。王士禛還著有許多筆記叢談,有《居易錄》、《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錄》、《分甘餘話》、《香祖筆記》等。筆記多沿襲六朝文體,文字簡扼清雋,內容也較為廣泛,所記內容多耳聞目睹,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