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清廷儲位之爭加劇
| 事件經過:
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四日,康熙帝廢除允礽太子位後,清廷的儲位之爭更加激烈。皇長子允禔認為康熙帝立嫡不成,必定立長,於是積極活動。但是,他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康熙帝察覺到他的野心後,立即宣佈:允禔秉性躁急、愚頑,不可立為皇太子。允禔見自己奪儲無望,便嚮康熙帝推薦與自己關係密切的皇八子允禩,還利令智昏地奏請康熙帝殺掉允礽。這些使康熙帝認識到,如果允禔和允禩結成同黨謀取帝位,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康熙帝采取了必要的防範措施。不久,發現允禔與一個會巫術的人有來往,企圖用巫術鎮魔允礽;允礽母惠妃又嚮康熙帝奏稱允禔不孝。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帝命革除允禔王爵,嚴加幽禁。皇長子允礽失勢以後,皇八子允禩勢力驟增。允禩精明能幹,黨羽多,聲勢大,在朝中也有一定威望。他積極活動,謀取太子位。但是,康熙帝很快也發現允禩有政治野心,特別是發現他署內務府總管事以後,到處拉攏人,博取虛名,甚至將皇帝所賜恩澤,歸功於己,侵欺皇權。於是,康熙帝又以交結黨羽,謀害允祁等罪名,將允禩鎖拿,交議政處審理,並革去貝勒爵位。在鎖拿允禩時,皇十四子允禵保奏允禩無謀害允祁之心,使康熙帝十分震怒,拔刀欲殺允禵,多虧皇五子允祺及時跪抱勸止,纔避免了一場流血事件。儲位空虛,諸皇子奪儲之爭日加劇烈,康熙帝决定把缺位補上,以堵塞諸皇子爭儲之路。康熙四十八年(1709)正月二十一日,康熙帝復立允礽為皇太子;三月,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授皇太子以册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