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避暑山莊開始興建
| 事件經過:
康熙四十二年(1703),避暑山莊開始興建,至四十七年(1708),初步建成。避暑山莊座落在河北省承德市,初稱熱河行宮,後來康熙帝親筆題名為避暑山莊,也稱承德離宮。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開始在北京至木蘭圍場(今河北省圍場縣境)途中建立行宮,熱河行宮是其中之一,屬於住宮。它包括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總面積為五百六十四萬平方米。宮殿區,在整個山莊的南部,是皇帝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包括正宮、鬆鶴齋、尤壑鬆風、東宮四組建築。正宮在宮殿區的最西邊,建築佈局嚴整、對稱,主要建築有麗正門、避暑山莊門,澹泊敬誠殿、四知書屋、煙波緻爽、雲山勝地。鬆鶴齋佈局類似正宮。萬壑鬆風據崗臨湖,佈局靈活多變,很有江南園林的氣息。東宮在鬆鶴齋東,地勢較低,其中的福壽閣,是皇帝宴請少數民族王公貴族的地方。苑景區,又可分為湖區、平原區、山區三部分。湖區,在宮殿區以北。湖光變幻,洲島錯落,亭榭掩映,花木蔥蘢,一派江南景色,是山莊風景的中心。平原區,在湖區以北,東界宮墻,西、北依山,包括萬樹園和試馬埭兩部分。山區,在整個山莊的西部,自南而北,山嶽起伏,統稱塞山。山內幽𠔌溪流,峰回路轉,極為清雅幽靜。康熙帝在他統治的中晚期興建避暑山莊,是北方民族固有的習俗的體現。因為秋鼕違寒,春夏避暑,兩地移住,是我國北方遊牧、狩獵民族嚮來的習俗。滿族是我國的北方民族,避暑山莊興建後,康熙帝每年中幾乎都有半年時間住在這裏,正是滿族習俗的體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