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孫思剋守河西挂綾匾
| 事件經過:
康熙三十九(1700)二月,著名的“河西四將”之一孫思剋病逝,年僅四十二歲。孫思剋,遼東廣寧衛(今遼寧北鎮)人,隸漢軍正白旗。他初為王府護衛,後授佐領、參領等職,又任甘肅總兵、涼州提督等官,在鎮守河西地區中做出了貢獻。他出任甘肅總兵官時,厄魯特蒙古一些部落不顧地方官府勸阻,進至涼州(今武威)西南邊的大草灘一帶放牧,還揚言率大兵掠奪涼州一帶。孫思剋一面主動與厄魯特蒙古各部首領聯繫,明罰定法以彰信用,講修敦睦以市恩惠,開誠布公以結誠心,嚮災恤患以修鄰好;一面又安不忘危,整頓營伍,訓練士卒,經過多年努力,終於使當地民族矛盾有所緩和,邊防鞏固,社會安寧。在平定噶爾丹叛亂期間,一次,孫思剋率領七千緑旗兵和三千八旗兵分批從寧夏出發,沿黃河北上。在穿越大沙漠時,因水草奇缺,氣候惡劣,人睏馬倒,行軍緩慢。孫思剋當即决定,他率領四千精兵先行,其餘留在當地看護軍糧。結果,全軍不僅擺脫了睏境,而且在追殲噶爾丹的作戰中發揮了良好作用。大軍凱旋時,康熙帝特別派遣侍衛遠道歡迎他,還賜御筆詩扇一把,詩中寫道:“天討恭行日,軍威戰捷時。列營張犄角,扼吭有偏師。立見究追盡,能承節制奇。鷹揚資遠略,宿望在西陲。”康熙帝召見他時,命他坐在禦榻右側,又賜御書“雄鎮秦關”綾匾,以表他鎮守河西三十餘年的功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