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渾河改名永定河
| 事件經過:
康熙三十七年(1698)七月二十一日,經康熙帝御賜,渾河改名永寧河。先是康熙三十七年二月,康熙帝巡視山西五臺山,途經渾河災區,見百姓以水藻為食,親嘗後知百姓艱苦,回京後,嚮大學士等諭示:霸州、新安等處,數年來水發時,渾河水與保定府南河水常有泛濫,旗下及民人莊田都被淹沒,問其原因,纔知保定南河水與渾河水匯流一處,勢不能容,以致泛濫。於是,康熙帝命原任河道總督於成竜往察渾河,原任河道總督王新命往察保定府南河要求他們詳加勘察,繪圖議奏。康熙帝還說:現在農事方興,不能用百姓力量,可遣旗下丁壯,備器械,給銀米,令其修築,由各部院衙門司官筆帖式帶往,十日之內出發。三月初二日,於成竜、王新命出發前請求訓旨,康熙帝又給以詳細指示。他說:清河發源太行山脈,會漳河、子牙河、滹沱河、易水諸流,其勢雖盛,但堅築堤岸,加以遏止,即使每年發水也不會成災。漳河支流經大城縣入子牙河,其勢湍急,幾年來文安大城等處屢遭水患,都是該河造成,你們要詳細查勘。至於渾河,發自馬邑,其源很小,每遇大水之年,就橫流泛濫,淹沒民田,究其原因,是由於渾河淤沙多,春天水少時,保安以下居民又引黃河水灌田,致使沙粒壅墊,河身積高,遇到霪雨水發,水由高處流嚮低處,造成河水彌漫,田土衝沒。你們要挑淤沙,河兩岸挖掘五六尺深、寬,令水暢流,纔不會淤漲。康熙帝還說,築堤修河工程完畢後,要設立河夫,委官監視,及時修治,大旱年頭要除去淤沙,才能保證杜絶水患。三月十六日,於成竜以渾河圖形呈覽康熙帝,並奏報有關情況。康熙帝對他再次強調:務必在雨水前瀎河築堤完畢,使土地能耕,百姓生計有保障。於成竜表示在六個月內可以完工。七月二十一日,於成竜疏奏霸州等處挑瀎新河告成,新河從良鄉張傢莊至東安郎神河,長二百裏,兩岸築堤,束水出三角澱,在直沽入海;並要求皇帝賜於河名。康熙帝遂賜名永定河。此後,渾河便改名永定河。清政府還規定,設永定河河兵三千名,永定河的防護照黃河例實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