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清政府運米救濟朝鮮災荒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聖祖康熙三十七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698年二月26日

終結時間: 1698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康熙三十七年(1698)二月,清政府應朝鮮國王李焞之請,調撥米糧三萬石,救濟朝鮮災荒。康熙三十六年鼕,朝鮮國王李焞上奏康熙帝:比歲薦餓,廩庾告匱,公私睏窮,八路流殍相續於道,籲懇中江開市,貿𠔌以蘇溝瘠,俾無殄國祀。朝鮮人記述這次饑荒造成的後果時也說:是歲八路大饑,畿湖尤甚,都城內積屍如山。康熙帝接報後,立允其請,於康熙三十七年二月,命部臣往天津截留河南漕米,用商船出大沽海口,至山東登州,更用雞頭船撥運引路。清政府還頒發帑金,廣給運值,緩徵????課,以鼓勵商人,將盛京所存海運米,平價貿易。共水陸運米二萬石,內加賞者一萬石。朝鮮災民收到救濟糧後,無不歡快鼓舞。朝鮮國王也具表文上奏康熙帝,陳謝感激殊恩,備言民命續於既絶,邦祚延於垂亡,周圍運糧米之快,賑貸之周密,是古所未有。康熙帝三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清政府救濟糧運至朝鮮,朝鮮右議政崔錫鼎到邊境迎接。七月初十日,清政府吏部右侍郎陶岱從朝鮮返回,疏言遵旨賑濟朝鮮事,其中寫道:臣等遵旨賑濟朝鮮,於四月十九日進中江,隨將賞米一萬石,率各司官監視,給該國王分賑,其商人貿易米二萬石,交與戶部侍郎見和諾監視貿易。據朝鮮國王李焞奏,皇上創開海道,運米拯救東國,以生海筮之民,饑者以飽,流者以還。目前二麥熟稔可以接濟,八路生靈全活無算。康熙帝聞奏後,作“海運賑濟朝鮮記”。十一月,查出陶岱私帶貨物售給朝鮮,遂罷其職。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