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巴黎和會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 事件經過:
1月,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代表在和會上提出取消“二十一條”、歸還山東、取消列強在華特權等要求
巴黎和會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簡稱PPC)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協約國)和戰敗國(同盟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和平會議。共27國參加,蘇俄未被邀請。會議標榜通過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實際上是英國、法國、美國、日本、意大利帝國主義戰勝國分配戰爭贓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劃反對無産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會議。
會議的籌備
為確立美國在戰後世界的霸權,早在戰爭期間,美國總統威爾遜,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組成專門機構研究戰後和會問題。英國外交部也組織一批專傢探討一旦大戰結束英國對和會的對策。1918年1月,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原則後,豪斯到達巴黎,與法、英、意等國政府首腦就召開戰後和會問題進行磋商。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國舉行巴黎和會準備會議,背着多數國傢製定了和會的議事規則。規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國為有“普遍利益的交戰國”,可參加和會的一切會議。比利時、中國、塞爾維亞等國為有“個別利益的交戰國”,衹能出席與其本國有關的會議。玻利維亞等與德國斷交的國傢,衹在五大國認為有必要時,纔得以用口頭或書面陳述意見。議事規則還限定各國出席會議的全權代表的名額,五大國各5名,比利時、 塞爾維亞、巴西各3名,中國、波蘭等國各2名,共計70名。
會議的機構
巴黎和會自始至終在帝國主義戰勝國的操縱下進行。
①大國會議,凡和會一切重大問題均先由五大國會議討論决定。先有“十人會議”,由美國威爾遜和蘭辛、英國勞合•喬治和貝爾福、法國剋裏孟梭和畢盛、意大利奧蘭多和桑尼諾、日本西園寺公望和牧野伸顯組成。“十人會議”為五大國“經常的正式會議”,和會期間共舉行60多次。1919年 3月26日起,“十人會議”縮減為“四人會議”,即英、法、美、意四國首腦就和會中有關歐洲問題私下協商(4月23日意首相奧蘭多離會,由英、法、美三國首腦以“三人會議”形式控製局面)。
②和平預備會議,即27國全體會議,和會期間僅開過6次,止於形式。
③和平正式會議,協約國代表與各前敵國代表分別相會,一次是遞交和約最後草案,一次為簽署和約。
④委員會,和會附設有國際聯盟、賠償、領土問題、條約起草、戰爭責任、國際河港鐵道等專門委員會52個。
會議的經過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市內法國外交部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1月25日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籌組國際聯盟的决議。4月24日第5次全體會議通過《國際聯盟盟約》。
1919年1~4月,英、法、美、日、意就製定對德和約問題進行討論,大國間勾心鬥角,爭論激烈。戰後德國的西部邊界、薩爾區歸屬、德國賠償和德國前殖民地的處理等問題均因帝國主義戰勝國在分贓中各有圖謀而成為和會中的難題。後經妥協,於5月7日將對德和約最後草案文本交給德國政府代表 布羅剋多夫-蘭曹。德國曾幾次對草案一些內容提出異議,但英、法等戰勝國衹對和約草案略做細微的改正。
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凡爾賽宮鏡廳舉行《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簽字儀式。德國外長穆勒等代表德國簽字。對德《凡爾賽和約》由是成立對德國同盟國的和約在巴黎和會結束後另行簽署。 在中國人民的要求下,中國代表團嚮和會提出收回戰前德國侵占中國膠州灣、膠濟鐵路和山東的一切權利。日本竟然要求和會同意把德國的侵華權益轉移給日本,並得到英、法的支持。由於美、日在太平洋和遠東地區的矛盾,美國對日本的侵華野心起初持曖昧態度,後日本以拒絶在和約上簽字和退出和會相要挾,美國轉嚮支持日本。在五四運動浪潮衝擊下,中國代表團不得不拒絶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帝國主義列強還秘密擬定了對蘇俄的武裝干涉和經濟封鎖計劃。
中國代表嚮巴黎和會提出希望條件七條:
1.廢除勢力範圍
2.撤退外國軍隊、巡警
3.裁撤外國郵局及有綫無綫電報機關
4.撤消領事裁判權
5.歸還租藉地
6.歸還租界
7.關稅自由權
會議結果
簽定了不平等的《凡爾賽和約》。
一、總覽
《凡爾賽條約》共分15部分,440條。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0%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産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二、疆界的决定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戰時,就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
·北石勒蘇益格經過公投,回歸丹麥。
·承認波蘭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綫。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裏西亞;東上西裏西亞予捷剋斯洛伐剋。
·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為但澤自由市。
·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剋萊佩達地區給立陶宛(1923年)。
·薩爾煤礦區由法國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决定其歸屬。
·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併。
·承認盧森堡的獨立。
·歸還在山東的權益給中國;但後來因為二十一條的關係,則轉交到日本。這觸發了五四運動,拒簽《凡爾賽和約》。中國於1919年宣佈與德國的戰事結束,並於1921年與德國另簽和約。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分配。
此外,還與其他戰敗國簽定了其他不平等條約。
巴黎和會巴黎和會, 1919年 1月在 巴黎 凡爾賽宮 召開的會議。 1918年 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戰 宣告結束。1919年1月,勝利的 協約國 集團為締結和約,召開巴黎和會。 美國 總統 威爾遜 、 英國 首相 勞合·喬治 、 法國 總理 剋列孟梭 操縱了和會。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國代蠨有1000多人,其中全權代表70人。 主要內容和會上簽訂了處置戰敗國 德國 的 凡爾賽和約 ,同時還分別同德國的盟國 奧地利 、匈牙利 、土耳其等國簽訂了一係列和約。這些和約和堡爾賽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係,確立了堝國主義在 歐洲 、西亞 和 非洲 統治的新秩序。會議密謀遏製 蘇聯 ,决定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籌組 國際聯盟 來反對列寧創建的 共産國際 。 整體評價巴黎和會其實是一戰後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場分贓大會,它並沒有解决帝國主義之間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對戰敗國德國的苛刻的勒索,也種下了復仇的種子,法國元帥福煦事後評論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堁年休戰。” 對中國的影響作為戰勝國之一的 中國 ,在和會上反而成為被宰割的對象,中國要求索回德國強占的山東半島的主權,但英、美、法卻將德國砄利益轉送給日本。引起中國人民的強烈抗議,爆發了“五四 ”愛國運動。中國代表團嚮和會提出一項提案: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 二十一條 》,收回山東的權益。但提案被否决。中國代表最終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