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一徵噶爾丹
| 事件經過:
康熙三十五年(1696)二月三十日,康熙帝率中路兵啓行,二次親徵噶爾丹。經沙河、南口、懷來,三月初十日出獨石口。康熙帝諭示議政大臣等:出口以後,清晨啓行,日中駐紮,每日一餐。十一日,戶部侍郎思格色奉差在口外掘井,因不知一井能供多少人馬飲用,被革職,充卒伍從軍效力。康熙帝諭示:宿營時以井居中,派官兵看守,不得污壞,以便後隊兵接替使用。十二日,康熙帝五鼓時即撤營起程,見軍士還在營中或睡覺,或吃飯,經查纔知行李到遲,影響了軍士的歇息。此後,康熙帝每天都五鼓起床,親自查看馱載出發後纔啓行,到駐營時,時間已近中午,行李已到,軍士、馬匹都可休息。十五日,康熙帝行軍到達滾諾爾地方,雨雪交加,軍士尚未安營。康熙帝穿雨衣站立路旁,等軍士紮營完畢纔進入行宮,軍士都已炊飯纔進膳。十七日,中路軍兩路會合,按次序前進。命照常日食兩餐。十八日,康熙帝生日,停止慶賀筵宴。四月初四日,康熙帝抵達哈必爾漢,正值朝廷使者從噶爾丹處攜奏章步行而回。議政大臣等議噶爾丹有逃走之意。康熙帝表示:若費揚古軍按期抵達土喇,兩路夾擊,噶爾丹必不能逃脫。初十日,康熙帝率軍至科圖,時東路軍未至,西路軍又以士馬睏餒,請中路軍緩行以待;途中又有俄國助兵噶爾丹的傳聞。於是,扈從大臣中有人以噶爾丹已遠逃為口實,力請康熙帝回師。康熙帝憤怒地說:此次進兵,籌畫再三。我軍既至此地,噶爾丹有可能被擒,怎麽能懦怯退縮?十四日,康熙帝對黑竜江、盛京、寧古塔兵下達命令,屯紮索嶽爾濟山,以防噶爾丹東竄。十七日,因距敵已近,康熙帝諭令各營及哨口、斥堠、牧馬處夜間不許張燈舉火。五月初一日,康熙帝率軍至拖陵布喇剋地方,諭令隨徵總兵官嶽升竜等:今已逼近噶爾丹,對敵交戰時,副將以下有退怯違令者,正法奏聞。初三日,康熙帝指示作戰軍陣,內大臣長泰等按指示繪成陣圖,命全軍照圖遵行。初七日,康熙帝率前鋒兵在前,諸軍依次張翼前進,駐於西巴爾臺。入夜,康熙帝密諭各營空壁伏兵以待,並且親自巡視營伍。當時,噶爾丹聞知康熙帝親徵之後,開始還不相信,說康熙汗不在中國安居逸樂,過此無水瀚海之地,難道是飛渡過來的嗎?及至登北孟納爾山,望見大軍營地規模,禦營黃幄竜幡,環以縵城,外為網城,軍容極盛,纔大驚失色,傳令衆人盡弃廬帳器械,連夜逃走。初八日,康熙帝知噶爾丹連夜遁逃,遂親率前鋒兵追趕,沿途獲器械帳房等物不計其數。十二日,康熙帝至拖拉阿林,以領侍衛內大臣馬思哈為平北大將軍,率輕騎追剿噶爾丹,並往迎費揚古西路軍。十三日,康熙帝率部班師,駐剋勒河北。十四日,起程返京。途中,得知費揚古獲昭莫多大捷,又進行必要部署。六月初九日,回到京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