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康熙帝評論理學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聖祖康熙三十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694年五月7日

終結時間: 1694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康熙三十三年(1694)閏五月初七日,康熙帝和大學士等議論理學,並進行評述。他說:初四日那天,在豐澤園召試翰林官,出“理學真偽論”題目。這是許多書中都有的成語。熊賜履見此題大拂其意,應擡頭之字竟不擡寫,不應用的話也隨便亂用。原任刑部尚書魏象樞,是講道學的人。以前吳三桂叛時,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發兵,魏象樞說吳三桂乃烏合之衆,何須發兵?過去舜誕敷文德舞幹羽而有苗格,今不凡用兵,撫之自定。與索額圖發生爭論,千萬隔閡。康熙十八年發生地震,魏象樞密奏,速殺大學士索額圖,則於皇上無礙。我當時就對他說,凡事都是由我處理,與索額圖有什麽關係。難道講理學的也這樣挾仇懷恨嗎?還有李光地、湯斌、熊賜履,都是講理學的,但彼此不也相和。李光地曾給德格勒講易經,李光地請假回籍,我把德格勒召進宮中講易經。德格勒上奏說,李光地熟精兵務,他本人願意當將軍提,皇上若將李光地授一武職,必能胜任。德格勒還上奏,說熊賜履所學甚劣,不是可用人。我想辨別他講的話的真實性,就將德格勒、熊賜履等考試。湯斌見德格勒所作文章,不禁大笑,以至於手持的文章都掉地上了。湯斌嚮我解釋說,德格勒文章不堪一看,臣一時不能忍笑,以致在皇上面前失去了儀態。而湯斌出宮後又嚮其他說,我自有生以來沒有象這次這樣說謊的,實在是不得已而笑。這哪象理學家呢!人應以忠誠為本,怎麽能在人君面前說一種話,退下在他人面前又說一種話?現在湯斌雖然死了,李光地、德格勒還在。此外,熊賜履所著道統一書,王鴻緒奏請刊刻、頒行學宮;高士奇也為該書作序,乞請將此書刊行。我看此書內不當的地方很多。大凡是好書,雖不刻自然流市,否則,雖刻也沒有益處。道學家怎麽能這樣務虛名?我講這些,不過是想表示,我衹是以治天下國傢之道存之於心裏,用不着去和這些人議論計較。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