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俄國使節到達北京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聖祖康熙三十二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693年十月15日

終結時間: 1693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康熙三十二年(1693)十月十五日,俄國使者義傑斯一行到達北京,幾天後,受到康熙皇帝親自接見。義傑斯原係荷蘭族大商人,他申請從俄國財政部予支三千盧布現金和價值相等的貂皮及其它獸皮,到中國經商,俄國沙皇彼得一世批準了他的請求,並命令他持沙皇的國書出使中國。俄國政府給義傑斯的的訓令內容包括:探明清政府對《尼布楚條約》和兩國未定界的態度;嚮中國皇帝說明,關於兩國在蒙古邊境等地劃界問題,俄國政府的態度;要求中國引渡居住在鄂嫩河畔的“俄國叛民”布裏亞特人和溫科特人,釋放俄國被俘人員;探明中國各地商品行情,外國商人來華經商情況,以及俄國貨物在中國的銷售情況;要求清政府撥地供俄國建造一座東正教堂;“偵察”黑竜江流域的情況。義傑斯使節團在北京停留期間,曾受到清朝理藩院官員兩次接見。理藩院就他提出的要求和其他有關事項答復說:關於劃分蒙古地區北部邊境的中俄國界問題,中國方面要求俄方迅速來函定期擇地會商劃定該段國界;中國不能接受俄國提出的送回“叛離”俄境的溫科特人和布裏亞特人的無理要求,至於俄國被俘人員願意返國的,業已遣回;中國不同意俄國僑民在中國建立教堂;今後俄國派遣使臣來華,人員限二百人,如由邊境統領派出則限五十人。當大學士等將俄國使節“進貢奏章”翻譯進呈時,康熙帝說:外藩朝貢,雖屬盛事,恐傳至後世,未必不因此反生事端。總之,中國安寧,則外事不作,故當以培養元氣為根本要務。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