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三藩之亂形成

國度: 中國  

朝政: 清代

國君紀年: 清聖祖康熙十三年

事件類型: 熱門

開端時間: 1674年三月22日

終結時間: 1674年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靖南王耿精忠收到吳三桂勸其共同反清書信。此前,耿精忠於康熙十二年(1673)九月即欲謀叛清廷,因慮下遊諸郡不服,雖已約鄭經自海上出兵江南,但見康熙帝决心平定吳三桂之舉,遂擬稍待。是時,吳三桂軍已攻剋常德嶽州等地,四川、廣西等地接連報捷。耿精忠心中暗喜,决心從叛。並立即與其藩下部將曾養性、江元勳、馬九玉、白顯忠及福建巡撫劉秉政密謀反清。是月二十二日,耿精忠據福州叛亂,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傳檄各府縣蓄發,易漢裝,鑄錢曰“裕民通寶”。命都統馬九玉,總兵曾養性、白顯忠等分別攻下延平、邵武、福寧、汀州等地,全閩皆為其有。總督範承謨拒絶叛清,被囚。耿精忠遣使至吳三桂軍前,約其攻占江南江西;約廣東潮州總兵官劉進忠進擾粵地;約鄭經出師江南,而他則統陸師攻取江浙,並許以全閩戰艦出動。同月,劉進忠據潮州叛附,耿精忠封他為寧粵將軍,耿軍入潮州。不久,海澄總兵趙得勝、漳浦總兵劉炎叛清,耿封趙為威遠將軍,劉為定遠將軍。一時間,江西的廣信等十餘個府縣紛紛響應吳、耿,叛附者甚衆。五月,浙江平陽總兵官蔡朝佐剪辮倡叛。耿部曾養性入浙,招降溫州總兵官祖宏勳、平陽遊擊周定猷,復同耿將林衝、徐尚朝等部衆,接連占領瑞安、處州等六府縣,伺犯寧波,進攻金華,復以數萬精兵圍攻衢州,聚清湖,水陸合攻,衢州告急。浙江總督李之芳親統清軍,據險要之勢,奮力死守。八月,耿精忠部在廣信等地發佈文告,稱由徽州、婺源進取江南諸郡,“如助夷扶暴,大兵一到,定以逆民進行剿洗,寸草不留!”康熙帝在連續接到奏報後,是年四月二十七日,下詔削耿精忠王爵,聲討其罪行,立諭福建軍民:既不追究,也不株連,論功敘錄,勿自疑畏。先是,命將耿精忠之弟耿昭忠及其他在京城諸弟拘於一室,共屬下官員一律解職。命都統賴塔為平南將軍,統領副都統馬哈達、鬍圖之部與安南將軍華善之中速赴杭州,以保浙江;命定南將軍希爾根率其部馳往江西;命遷安慶部分官兵固守南京,復授和碩簡親王喇布為揚威大將軍,力保江南全省。同年六月,命希爾根進入江西,先定廣信,後取長沙;授和碩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並於次月授予敕印,前往浙江;命副都統喇哈部速往衢州增援;八月,康熙帝手諭護軍統領桑遏:堅守袁州,確保吉安、贛州,避免因其失陷而使廣東受阻,形勢益危。年底,清軍在溫州、黃岩、杭州、饒州、衢州、金華等多處大敗耿軍,殲其部衆約十萬人,戰局始有轉機。同時,康熙帝還派遣工部郎中周襄緒等,攜敕往閩,招降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吳三桂、鄭經所部連陷惠州等府縣,耿精忠又派兵進犯贛州等地,復與吳軍聯合,阻截清軍援救廣東。廣東總兵官苗之秀等叛清。是年二月二十一日,尚之信派兵包圍其父、平南王尚可喜的住處,叛依吳三桂,受封招討大將軍,改旗易服。同月,吳三桂封其為輔德公,後又晉為輔德親王。尚之信聽命於吳,聯合鄭經,各守邊界。六月,尚、耿與孫延齡等分路進犯袁州等地,力圖實現與吳三桂會師江西。至此,以吳、耿、尚為首的三藩之亂形成,戰火遍及半個中國。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