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礼部审讯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

国度: 中国  

朝代: 清代

国君纪年: 清圣祖康熙三年

事件类型: 热门

开端时间: 1664年7月26日

终结时间: 1664年  

地点: 中国

事件经过:

  汤若望,字道未,德国人,耶稣会传教士,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封·自尔(Johann Adam Shall Von Bell)。他通晓天文历法,译撰了大量的西欧古典天文学论著。顺治、康熙年间,掌管钦天监达二十年。顺治帝病逝前夕,江南徽州府新安卫官生杨光先即以耶稣会非中国圣人之教,以及汤若望所修的《时宪历书》封面不应当题写“依西洋新法”五字,具呈礼部。此外,他还认为汤若望布教的目的是“暗窃正朔之权以予西洋”,礼部不予受理。此后,杨光先发表《辟邪论》,攻击汤若望及其在华的基督教。康熙三年(1664),西方传教士利类思、安文思写出《天学传概》,据理驳斥。继而双方展开笔战,杨光先有《不得已》,利类思则刊出《不得已辨》。这年七月二十六日,杨光先在鳌拜等辅政大臣的支持下,再向礼部呈《请诛邪教疏》,指控汤若望等传教士,以修历法为名,窥伺朝廷秘密,内外勾结,图谋不轨,已触犯《大清律》中的谋叛、妖书诸条款。八月初七日,礼部开始传讯汤若望、南怀仁、利类思、安文思等西方传教士及钦天监监副李祖白、翰林许之渐、汤若望义子潘尽孝等有关人员。又下令各省传教士由地方官拘禁待审。审讯达四个月,至康熙四年元月,判处汤若望等革职去衔,潘尽孝因系武职交兵部惩处,余者则由刑部议罪。此后,汤若望等人又经过多次审讯、议决,险遭凌迟。康熙四年五月初五日,康熙帝命将李祖白等五名钦天监官员处斩,利类思、安文思、南怀仁赦出,汤若望及其他同案犯人则在押待处。不久,康熙帝的祖母(即孝庄文皇后)对辅臣如此对待汤若望深表不满,命令立即释放。同年八月,其余各地集中在京的传教士,均被驱逐出京,限期到达广州。杨光先因此而升任钦天监监正之职,住进汤若望馆所(天主教西堂)。康熙五年(1666)七月十五日,汤若望在京病逝,时年七十四岁。康熙八年(1669)八月,康熙帝为汤若望、李祖白等平冤昭雪。恢复汤若望的“通微教师”称号、追赐其原官、归还其教堂建堂基地、按照原品赐予祭恤费用。至于天主教,康熙帝只准南怀仁等照常活动,严禁各省立堂传教,并命严行晓谕。
   中国 关键词: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