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

国度: 中国  

朝代: 清代

国君纪年: 清圣祖康熙元年

事件类型: 热门

开端时间: 1662年9月28日

终结时间: 1662年  

地点: 中国

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
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
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
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
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
事件经过:

  康熙元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原名施郎,又作施烺,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人。他自青年时期即以智勇兼备闻名于世,任郑芝龙军前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随郑芝龙降清。不久,他投身于郑成功,屡建战功,任左先锋,成功凡遇军中机密大事都与他商量,施、郑之间“有鱼水之欢”。施琅逐渐恃才自傲,而郑成功也因英年得志,容人的胸怀有限。郑氏亲兵曾德被杀事件后,施、郑矛盾激化。顺治八年(1651),郑成功下令逮捕施琅及其全家。施琅险遭杀害,独自往投清军,而其父大宣、弟施显均被无端斩杀。顺治十三年(1656),海澄公黄梧分析了施琅的才能和他与郑氏的仇恨,认为欲灭郑军,施琅是合适的人选。他向福建总督李率泰建言:施琅“水务精熟,韬略兼优,若欲平海,当用此人。”于是,施琅始任前部先锋。因他攻守有方,所向克捷,授同安副将,招抚郑军将士万余名。顺治十七年(1660),工部尚书苏纳海发现施琅“有古大将之法”,具疏推荐,次年九月,升同安总兵官,康熙元年(1662)五月,康熙帝谕兵部:福建水师,也应设提督一员。当时,苏纳海已升为国史院大学士,他在遵旨速议时力荐施琅。八月,施琅升至第一任福建水师提督。自次年始,施琅大展雄才,先取金门、再克铜山,郑经败归台湾。康熙三年,晋封靖海将军。康熙六年,他在《边患宜靖疏》中提出了一整套全面而准确的进取台湾的方案,康熙帝非常重视,命他从事来京,当面奏明。次年,他在《尽陈所见疏》中进而分析了局势与郑氏官兵的“故土之思”。但是,由于鳌拜专权,朝臣提出台湾险固,“可抚而决不可征”。是年,清廷决定裁撤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帝命施琅为内大臣,封伯爵,隶镶黄旗汉军,留京师。康熙十七年(1678),郑军在福建等地接连获胜,姚启圣于危难之际升任福建总督,他以当时之势,“水战更重于陆战”,而水师提督应具备的“廉勇优长,威名素著、深识水性、谙练才能者,”唯有施琅,同时,他又为其子施齐等合家七十三人被郑氏抛尸海中的情况合疏密奏。康熙二十年(1681),郑经病逝,郑氏内部政局动荡。康熙帝认为进取台湾的时机已到,于是,他向内阁学士李光地询问施琅的才干,李对之“力保”,并说:施琅与郑氏是世仇,其心可保;诸将之中,惟施琅最熟悉海上形势;“郑氏所畏,惟此一人。”随后,康熙帝召施琅问计,心中“大悦”。同年七月二十八日,任命施琅为右都督,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太保,勉励他早日完成进取台湾的使命。
   中国 关键词: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