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荷蘭陰謀再次入侵臺灣
| 事件經過:
康熙元年(1662)五月,鄭成功病逝。荷蘭殖民主義者急欲乘此時機,蓄謀重占祖國寶島臺灣。逾月,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命商務專員博爾特為提督,率包括夾板船在內的十二艘船艦,統兵一千二百八十四名,載炮一百三十九門,從巴達維亞(雅加達)啓錨進軍。同年七月,博爾特的艦隊到達閩江口,船上的旗幟寫有“支援大清國”。同時,博爾特派員求見靖南王耿繼茂、福建總督李率泰,表示願為先鋒,攻取金、廈二島,但必有清軍助其重占臺灣為條件,致書中還表示:他們“對鄭軍以及一切清廷敵人的作戰,有萬全的準備。”同年九月,因清廷正在同鄭經議和,故耿繼茂在福州接見博爾特時,拒絶了荷蘭人的請求。博爾特惱羞成怒,獨自率艦隊以海盜故技襲擊鄭經所部的部隊,陰謀未能得逞。康熙二年(1663)底,博爾特野心不死,再次統兵艦到達福建閩安鎮。清廷同意與其聯合作戰,於是,清、荷聯軍在金、廈打敗了鄭軍,康熙帝傳旨嘉奬荷蘭有功官兵,並頒《奬勵荷蘭國敕命書》。但是,博爾特仍然沒有達到荷蘭殖民者入侵臺灣的目的,就是和清政府正常貿易的權力,也因其心懷叵測幾乎全部失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