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清廷更定窝逃罪
| Event Details:
顺治十一年(1654)九月初六日,在汉官和各阶层人士反对逃人法呼声的影响下,顺治帝也觉得该法“立法太重”,为防奸徒借端陷害无辜百姓,更定窝逃罪。其主要内容是:隐匿逃人者正法,家产入官;其两邻各责四十,流徙;十家长责四十。窝主自行出首者免罪;旁人出首者,将窝主家产三分之一给予出首之人。逃人二次逃者仍鞭一百,归主;第三次逃者正法。运船隐匿逃人,该管官照民例治罪。若于军船、商船上查获逃人,船主正法,船内财物入官。有顶戴闲官、进士、举人、贡生、监生及休致回籍官员隐匿逃人,将本官并妻孥流徙,家产入官。满洲家人隐匿逃人,与平民一例正法。有逃人在营伍中食粮者,管队责四十,百总责三十五,把总责三十,外委、千总责二十五,千总以上至总兵官照地方文官例议处。凡拿获逃人者,给银二两。雇逃人做工或租给房屋,有保人者不分满汉即坐以隐匿之罪,雇者、赁者、十家长、邻佑及该管官均免罪;若无保人,留住过十日者正法,家产入官。凡窝主,不论男女,年七十以上、十三以下,免死入官。同时又规定:拿获逃人不即行起解者,该管官革职,罚银一百两,给与出首之人。逃二次或三资而本主报部者,鞭一百,有顶戴官员准予折赎。顺治十四年(1657)二月十三日,顺治在谕旨中指出:本法制定以来,仍有奸徒乘机诈害,致使弊端百出;近几年秋决之重犯,半属犯了窝逃罪,人命至重,“于心不忍”,令议政王大臣“妥确具奏”。二十六日议定:窝主免死,责四十板,面刺“窝逃”字,并家产、人口入官,听户部酌量给八旗穷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