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Chinese Exclusion Act

Country: 美国  

Dynasty: 现代美国

Type of Event: Foreign Affairs

Date: 2012 AD   June 18

Where: 华盛顿

Participants: 宋美龄, 赵美心, 罗斯福

Event Details:

  《排华法案》致歉:华人雪耻 宋美龄赵美心居功至伟
  
  美国众议院18日就《排华法案》道歉案进行口头表决,结果全票通过,加上2011年10月参议院已全票通过道歉案,至此美国国会正式以立法形式向曾经排斥歧视华人的做法道歉。从《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的签署,到1943年正式废止,用了61年的时间。从废止该法案,到如今的正式致歉,又走过了69年的时间。在这两个过程中,有两位女性的贡献是值得铭记的,一位是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一位则是华裔联邦议员赵美心(Judy Chu,CA-D)。
  
  《排华法案》源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淘金热。在挖掘金矿的狂潮中华人移民开始大量涌向加利福尼亚,他们当矿工、修铁路,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中凸显出来。然而,正是华工的广受老板欢迎而引发了白人工人的嫉恨,反华情绪由此高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州参议员米勒(JohnF.Miller)于1882年向联邦参议院递交了《排华法案》,理由是“华工来到美国,威胁到美国某些地区的良好秩序”,这可谓是“中国威胁论”的首次提出。辩论数日之后,参众两院均表决通过了该提案,并由阿瑟总统(Chester Arthur)在1882年5月6日签署生效。这项法案的内容主要有十点,最重要的即是华工十年内不准赴美,中国人成为美国白人排斥外人的唯一对象。到了1892年,《排华法案》再延十年,1904年又变成无限期。
  
  但限于国家的积弱和常年的内乱,中国历任政府从未就此向美国提出过有效的抗议,更无力保护赴美华工的权利。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两国已经坐上同一条船之后,废止《排华法案》才逐渐看到曙光。而宋美龄在此后开展的魅力外交无疑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宋美龄1943年的访美之行可谓当时中国外交中空前的盛况,而她在华盛顿刮起的“蒋夫人旋风”以及美国媒体对中国抗战的正面报道,带动了一批对华温和议员在国会倡议废除《排华法案》的热潮。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历史性的演说,向国会议员细述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的事迹,试图唤起美国朝野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她在演说中谈到德、意、法及波兰等国的后裔“都是美国人,都怀着共同理想奋斗”,为了共同的信仰可以“泯灭种族之差异”。在有求于人的被动局面下,这无疑是在暗示美方解除对中国移民的限制。(下图:宋美龄1943年在美国会演讲后荣登《时代周刊》3月封面)
  
  而就在国会演说的前一天,即2月17日,参议院借宋美龄来访之势提出了第一份关于废除《排华法案》的议案,一名参议员致函宋美龄表示希望“趁蒋夫人光临之吉日”使华人获得进入美国及加入美国国籍的权利。5月,美国废除《排华法案》公民委员会成立,其中就包括与宋美龄关系甚好的《时代》周刊创办人卢斯(Henry Luce)。此后,众院移民委员会立即就废止《排华法案》举行听证会,此议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的支持。
  
  此后众院和参院相继通过废除《排华法案》,罗斯福于1943年12月17日签署生效。至此,臭名昭彰的《排华法案》终于成为历史。
  
  但《排华法案》的废除并不能瓦解偏见和歧视,赴美华人的路依然坎坷不平,而1882年的法案则成为广大华裔的一个心结,美方的致歉或可成为治愈这一历史伤口的开始。而在这个过程中,赵美心成为致歉议案的重要推动者。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她联合多名议员于2011年5月26日提交了一项决议案(H. Res.683),要求国会正视历史上出台的《排华法案》,并就此正式表达歉意。(下图:赵美心和国会亚太裔小组委成员2011年9月23日赴白宫促移民改革)
  
  她当时表示,美国国会欠美籍华人一个真诚的道歉,当前推动致歉议案的机会不容错过,因为受到《排华法案》伤害的最后一代移民正逐渐消逝,国会对那些直接受害者赔罪的机会之窗越来越小。
  
  但H. Res. 683提案的国会之路并不平坦,在共和党占多数的众议院想要通过一位民主党代表的提案谈何容易。按照规定,这项提案必须得到218位国会众议员的支持才能进行表决。但在该提案送到国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赵美心只得到了40位议员的签名,以至于到了2011年10月,范世丹(Dianne Feinstein)起草的“姊妹篇”《排华法案》致歉案(S. Res.201)都已获得了国会参议院的一致通过,赵美心的提案仍在众议院坐着冷板凳。(下图:赵美心2012年6月19日在国会排华致歉案记者会发言)
  
  赵美心本以为她的提案会在5月提交国会讨论通过,给今年的亚太传统月一份厚礼,但面对国会共和党的重重障碍,她曾一度失去信心,以为该提案会被拖到总统大选之后。可让她喜出望外的是,这项被打入冷宫的提案终于得到了国会司法委员会主席史密斯(Lamar Smith)的认可,两人达成跨党派协议,决定将致歉提案尽快交由国会讨论表决,被尘封了130年的历史污点终于盼到了得以彻底清洗一天。
  
  就在18日众议院正式通过致歉案之后,赵美心激动地表示,受该法案影响的最后一代人如今已离我们而去,而国会到现在终于能真诚地向这些美籍华人表示歉意,并重申美国在民权问题上的承诺。在过去的25年中,这仅仅是国会第四次做出表示歉意的决定,使得今天成为华裔群体中更具历史性的时刻。
  
  接受多维新闻记者采访时,赵美心承认,决议案所用字眼是“regret”(遗憾)而不是“apology”(道歉),是为了使决议在众议院获得两党一致通过所作出的妥协。但她表示,决议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标志着在这个社会中确实人人平等。并且,这显示了美国华裔社区及其支持者的力量,是这一股力量让决议案通过成为了现实。
  
  (章了凡 张林 撰稿)
   华盛顿 Keyword: 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