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陰謀or陽謀:前IMF總裁性侵案被釋放羞辱了誰(圖)

國度: 美國  

朝政: 現代美國

事件類型: 焦點

開端時間: 2011年七月1日

終結時間: 2011年  

地點: 曼哈頓

資料來源: 央視

事件經過:

  負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卡恩性侵犯案的紐約曼哈頓區地方檢察官周五表示,同意卡恩在無需保釋金的情況下被釋放。
   報道稱,曼哈頓區地方檢察官賽洛斯文思二世(Cyrus Vance Jr.)已經轉告卡恩的代理律師,將在當天的聆訊中同意釋放卡恩,並歸還保釋金,但是卡恩還是會面對相關指控,並受到旅行限製。
   此前紐約檢方調查人員對媒體透露,雖然有確鑿證據表明卡恩與女服務員在紐約曼哈頓的酒店裏有過性接觸,但這名來自幾內亞的女服務員對他們多次撒謊。根據電話記錄,這名服務員在與卡恩發生性接觸後曾給一名被警方監禁的男子打電話,討論起訴卡恩可能給她帶來什麽好處。而這名男子涉嫌從事販毒和洗錢犯罪活動,其洗錢活動就涉及這名女服務員的銀行賬戶。
  曼哈頓地區檢察官小萬斯(Cyrus Vance Jr。)發言人杜根(Erin Duggan)今日在回應案件處理問題的電子郵件中表示:“檢察官在歸納大陪審團投票表决的指控時稱,無論背後牽涉到何等人物,辦公室都將繼續調查案件的實際情況。”
  卡恩律師布拉夫曼(Benjamin Brafman)接受電話采訪表示將對證人的信用進行某些披露。布拉夫曼表示,定於今日舉行的聽證會將包括卡恩假釋條件重大修改請求等內容。他對前文消息拒絶評論。
   5月14日,現年62歲的卡恩因涉嫌性侵犯酒店女服務員在紐約被逮捕,受到強姦未遂等7項罪名指控,隨後辭去了IMF總裁職務。他在交納100萬美元保釋金並提供500萬美元保證金後獲得保釋。
  

  
  紐約檢察官同意無擔保釋放前IMF總裁卡恩
  卡恩在法庭上表示,將會在必要時回到法庭參與審訊,包括預定在7月18日進行的下一次聆訊。
  案件主審法官邁剋爾奧巴斯(MichaelObus)在法庭上表示,“我已經被告知,案件的情況發生了很大改變;我同意,他可能逃跑的危險已經幾乎不存在。我將同意斯特勞斯卡恩先生以自保形式被釋放。”
  報道稱,卡恩隨後面帶微笑步出法庭。目前他還面對企圖強姦和性侵犯兩項重罪指控。
  之前的媒體報道稱,指控卡恩對其性侵犯的32歲幾內亞籍飯店女服務員被指在調查中多次說謊,導致檢察官和調查人員不再采信她的證詞,並對她的背景産生懷疑。不過她遠在幾內亞的哥哥在接受采訪時聲稱,她是被刻意抹黑的。
  卡恩在今年5月14日被捕之前一直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隨後因巨大的壓力宣佈辭職。另一方面,按照計劃,卡恩本應在6月前宣佈作為法國社會主義黨候選人參加2012年的法國總統大選,這一計劃也因性侵犯指控而取消。
  有報道指出,隨着卡恩案件出現巨大轉折,其支持者已經呼籲卡恩繼續參與法國總統大選,預計會在法國政壇投下重磅炸彈。
  卡恩案或戛然劇終 無罪釋放羞辱了誰?
   “性侵門”、“黃金失蹤門”,卡恩案不斷為市場提供飯後茶餘的談資。在IMF新總裁之戰塵埃落定之後,卡恩案再次傳來猛料,此前楚楚可憐的女服務員搖身一變,成為販毒和洗錢的嫌犯。情節之跌宕起伏,令人嘆為觀止,據悉,卡恩或將被無罪釋放,這個案子也將不瞭瞭之。但是,這一國際金融史上的另類一筆,卻將永被載入史册,供人品味。
  司法公正?
  據外媒報道,前IMF總裁卡恩的案子審到現在審不下去了,可能要撤訴,原因就在於指控卡恩的酒店女服務員不可信。從5月14日開始提供口供以來,她屢次說謊。據知情人士說,預計檢方將會質疑那位指控卡恩對其性侵犯的酒店服務員的誠信,但消息源沒有細說他們將怎樣質疑。
  接近案情的官員稱該女傭在案發後一天內與一名被囚禁的男子通過電話,討論起訴可能帶來的收益。而且這位女傭每月要嚮5個電話公司支付總共數百美元的電話賬單,但她卻聲稱自己衹有一部電話,對存款則表示自己衹知道存款者是自己的未婚夫和他的朋友。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指責美國警方或檢方當初對卡恩這個案子的處理方式過於草率。英國媒體援引前社會黨總理若斯潘(Lionel Jospin)的話,將目前的最新形勢比作“晴天霹靂”。若斯潘說:“斯特勞斯-卡恩好像被扔進了狼群。”他的話暗含了對美國司法係統的批評。
  看看這個消息爆出的時間點,就在拉加德當選IMF新總裁之後不久,可以這樣理解,卡恩的價值已經所剩無幾,當然可以釋放一些消息了。美國一嚮標榜自己的司法公正,但這個案件卻將其形象徹底擊毀。如果說主管此案件的官員稍加留心,就不難發現其中的貓膩,畢竟該女傭與那名男子的通話就發生在案發後一天。但是,直到今天,消息纔被釋放出,是在等待IMF競選結果麽?
  陰謀?陽謀?
  除了質疑警方和檢方對案件過於草率之外,也不能完全排除陰謀論。此前的調查已顯示,早在案件發生之初就有超過60%的法國人認為這是一起針對卡恩的政治陰謀。因為這個人的身份太過特殊,出事的是時間點也太過特殊。
  作為IMF的前任總裁,從專業角度來說,應該沒有人敢否定卡恩的金融氣質與協調能力。卡恩執掌IMF之後,該組織出現了明顯的改觀。在全球及歐元區金融危機最嚴峻的時期,卡恩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並很好地配合歐盟進行了對歐元區國傢的救助。因此卡恩的下臺,令人質疑IMF在歐元區金融援救方面將喪失核心地位,一些國傢可能會反對IMF過多參與歐債危機。
  此外,作為法國社會黨領袖,卡恩還被視作2012年法國總統競選的熱門人物。但是“性侵門”事件令卡恩的“總統夢”基本破滅。
  可能有人會問,這與陰謀論何幹?且稍安勿躁。
  我們知道,歐元一直被認為是國際貨幣體係重建中美元面臨的最大對手,因此為長期獨享“鑄幣稅特權”,美國從骨子裏不希望歐元強大。好不容易點起歐債危機這一把火,卡恩卻奮力撲火,自然令美國不悅。而且歐元區中最大的經濟體當屬德國和法國,歐元的前身就是德國馬剋,因此從德國方面攻擊歐元將面臨最強的火力,那麽法國就是最好的選擇,即比德國容易對付,影響力也足夠大,而且美國還利用了法國欲與德國一爭高低的心態。
  如果卡恩一旦成功競選法國總統,美國的戰略可能要發生全面的改變,這對美國而言當然存在極大的風險性,因此從利益最大風險最小的角度考慮,維持薩科齊政權是美國的最佳選擇。即便全球都明白這一點,也無可奈何,單極世界已經註定了對弱勢國傢和群體的集體羞辱。
  所以說,看待事件如果站在全球的角度,可能就容易理解了許多。這個世界上也沒有絶對的陰謀之說,明白的人多了就叫真相,而當事人若足夠強大就叫做陽謀。卡恩案賺足了眼球,也給很多人上了一課
   苏尔特 關鍵詞: 地點: